#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危機應變與安全管理, | |||
重大危機發生後,往往有人說:「災難原本應該可以預防的!」經驗顯示, 人們在事後回顧時,會相信某一事件比實際上來得更容易預料。但組織 要怎麼做才能夠避免「可預期的意外」?若在組織內部建立早期預警系 統,如何將其納入制度化管理?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危機應變與安全管理, | |||
某市發生綁匪闖入民宅挾持 3 名大學生,警方透過第三者居中協調,綁 匪先釋放 2 名人質。由於仍有最後一名人質被挾持,警方發動「軟攻勢」, 找來綁匪的家屬溫情喊話,但效果不佳,綁匪還一度以槍抵頭。眼見時 間一分一秒過去,現場氣氛緊繃。請問此挾持危機事件之指揮管制與決 策程序為何?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危機應變與安全管理, | |||
政府自 112 年起致力推動「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其中重要課題是精 進災害防救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它包括:災害層級風險評估、大規模 災害情境設定、災害風險處理之調適策略。請問有那些具體行動方案可 以達成這些策略目標?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警察勤務執行,依法具有強制力,必要時並可使用警械。有員警因追捕 拒檢逃逸車輛 3 度開槍,造成後座乘客中彈死亡,檢方以過失致死罪起 訴,一、二審均判決無罪,近日最高法院駁回檢察官上訴,無罪定讞。 警察執法倫理,為警察勤務執行之核心職能,且常涉及裁量權之行使。 前述案例為無罪定讞,然也多有過失致人於死之案例。請以相關法令規 定為基礎,就警察執法倫理,以及裁量權行使,對題旨情境作一解析。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公共治理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有謂:「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內政部 警政署與企業集團共同推動「公私協力 3.0」,結合企業與各地方警察機 關,強化防詐意識。近年來,打擊詐騙是我國警政治安的重點政策,請 舉例說明,如何經由公私協力、跨部門合作,建構社會治安網路,打擊 詐騙,共同守護人民財產安全;例如:「公私協力 3.0」。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下列關於我國警察組織在解嚴後及專業領導時期發展的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內政部警政署獨立的稽核人員,針對各單位施政計畫之經濟性、效率性及效益性進行系統性評估,協助機關進行改善作業,此稱為下列何種審計?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下列那個警察機關為警察勤務規劃監督機構,主要負責轄區警察勤務之規劃、指揮、管制、督導及考核,並對重點性勤務,得逕為執行?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下列關於警察勤務運作策略的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
#114年,#三等警察,#行政管理人員,#警察組織與事務管理, | |||
關於下列各項警察勤務策略模式,何者最符合開放社會、風險分攤、部門互動倫理,以及誘因機制建置之精神? |
A |
報案反應(reactive stance) |
B |
機先預警(proactive stance) |
C |
專業化發展(professional) |
D |
公私協力(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