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外事警察人員(選試英語),#國際警察合作與跨國(境)犯罪防制, | |||
「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及影響精神物質公約」雖是以反毒為主 軸的國際公約,但其內容卻是司法互助公約的先驅,請說明該公約有關 司法互助的主要措施為何? |
#113年,#一般警察四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水上警察人員輪機組,#水上警察人員航海組,#法學知識, | |||
下列何者並非司法院大法官所承認之憲法未明文保障之基本權利?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關於司法院釋字第 785 號解釋,針對應實施輪班、輪休制度之業務性質特殊機關所屬公務人員的勤休方式及超時服勤補償之相關規定所做解釋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公務人員服勤時間及休假制度等事項,受憲法第 18 條服公職權之保障 |
B |
人民之健康權,為憲法第 22 條保障之基本權利 |
C |
國家對於公務人員超勤依法給予加班費、補休假等相當之補償,屬於一種恩給 |
D |
國家於涉及健康權之法律制度形成上,負有最低限度之保護義務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少年事件處理法於 2019 年的修正,為自 1997 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修正,也是與世界兒少司法權益潮流接軌的重要里程碑。對本次修法重點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廢除觸法兒童準用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 |
B |
建置曝險少年司法先行機制 |
C |
尊重少年主體權及保障程序權 |
D |
引進少年修復式機制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下列何者屬於完全的修復(fully restorative)司法?①和平圈 ②家族會議 ③被害人-加害人調解 ④社區會議 |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③④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隨著對於被害者學研究之興起,刑事司法機構的執法人員都盡其職責以保護犯罪被害人及可能的潛在被害人。警察為達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實施公平正義的目的,也需要被害人的協助與配合。下列有關犯罪被害人對於警察犯罪預防工作重要性之描述,何者錯誤? |
A |
藉由被害人及家屬提供的報案資料,有助於警察的破案率及社會秩序之維護 |
B |
警察對於被害人及家屬的協助,會改變他們對於警察的觀感,進而影響警民關係 |
C |
前次的被害經驗是預測未來被害的良好指標,因此警察針對被害人加強預防被害,可減少重複被害的發生 |
D |
被害人希望警察在職責範圍內,依法行政,專注在案件的偵察與嫌犯的逮捕,對於被害人的情緒反應,則不需要花費時間處理 |
#109年,#三等,#公共安全人員,#國家安全情報法制, | |||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為偵辦犯罪,而需調取通信紀錄時應如何為之?又在何種情況下,檢察官得依職權直接調取通信紀錄?請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相關規定詳述之。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消防人員,#法學知識與英文(包括中華民國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
刑法第 310 條第 3 項前段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依相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判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行為人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得免於刑責 |
B |
行為人明知其為不實或對於真實與否抱持輕率之疏忽者,才負誹謗之責 |
C |
行為人於發表前經合理查證程序,依所取得之證據資料,客觀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論內容為真實者,不罰 |
D |
保護個人名譽應以民事責任為之,加諸刑罰已逾越必要限度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消防人員,#法學知識與英文(包括中華民國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
依司法院釋字第 711 號解釋,原藥師法第 11 條規定:「藥師經登記領照執業者,其執業處所應以一處為限。」違反下列何項原則? |
A |
明確性原則 |
B |
平等原則 |
C |
比例原則 |
D |
不當連結禁止原則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消防人員,#法學知識與英文(包括中華民國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
依司法院釋字第 499 號解釋,下列何種憲法條文,不得任意修改,以免破毀憲法所形成之整體自由民主憲政規範秩序? |
A |
具有本質重要性 |
B |
間接民主規範性 |
C |
國家元首尊嚴性 |
D |
五權分權絕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