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某日市民乙至司法警察機關,向執行勤務中之司法警察官甲表示,犯罪行為人丙日前當街於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下,對其辱罵不雅之言詞與舉動,其欲對丙提出公然侮辱罪之告訴。關於司法警察官甲於受理告訴後之移送遞解,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訂頒之「警察偵查犯罪手冊」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全案尚未調查完畢,但乙已向該管檢察官提出告訴者,應將案件移送該管檢察官處理 |
B |
全案已調查完畢,犯罪證據仍不明確,但乙堅持提出告訴者,應將案件移送該管檢察官處理 |
C |
全案已調查完畢,但證據證明力薄弱,是否構成犯罪顯有疑義者,應將案件移送該管檢察官處理 |
D |
全案已調查完畢,認有犯罪嫌疑者,應將案件移送該管檢察官處理 |
#110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從美國回臺灣定居的甲,隻身外出旅遊,騎著新買的機車就上路了。但巡邏員警見其一路東張西望,便將其攔下,請其出示身分證。但甲表示未帶身分證,懷疑其為通緝犯,遂直接強拉其上車,帶回警局查證。請問警員此舉,依照司法院釋字第 535 號解釋之意旨,違背下列那個原則?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得通知證人到場詢問。證人之權利義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有關其委任辯護人權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辯護人得在場陳述意見、記錄要點並可錄音 |
B |
辯護人於在場過程可以檢閱、抄錄卷宗或審視證物 |
C |
辯護人得與通知到場之犯罪嫌疑人進行接見 1 小時 |
D |
辯護人於證人指認犯罪嫌疑人過程可以在場見證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訂頒之警察偵查犯罪手冊之規定,有關司法警察人員現場封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實施犯罪調查,必要時得封鎖犯罪現場,並為即時之勘驗 |
B |
實施犯罪現場封鎖時,應派員於封鎖線外警戒,非經現場指揮官同意,任何人不得進入 |
C |
實施犯罪現場封鎖時,現場警戒人員,應觀察圍觀群眾之可疑動靜,蒐集有利破案之情報線索,必要時得以錄影方式為之 |
D |
犯罪現場封鎖範圍及層數,原則上以三道(層)封鎖線為準,但應視現場環境及事實需要而定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不得於夜間行之,其例外情形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司法警察雖無搜索票,逕行搜索被告、犯罪嫌疑人之住宅或其他處所,應於執行後多少天內報告該管檢察官及法院?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訂頒之警察偵查犯罪手冊與刑事鑑識手冊規定,有關司法警察人員勘察採證之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勘察採證,現場應依任務需要,除擔任警戒任務者外,將現有人員區分為偵查組與調查組 |
B |
勘察採證之偵查組,得由資深之偵查人員擔任組長,勘察採證之調查組,得由資深之鑑識人員擔任組長 |
C |
遇有可疑為非病死案件,應報請該管檢察官及法醫實施勘驗 |
D |
勘察爆裂物爆炸現場時,應會同刑事警察局爆裂物處理人員處理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規定,有關司法警察機關執行刑案現場查訪及調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重大刑案之現場指揮官,由管轄警察局局長或其代理人擔任 |
B |
重大刑案之現場,由管轄警察分局偵查隊長或其代理人督同所屬人員負責現場搜索及證物保全 |
C |
重大刑案之現場,由管轄警察局刑警大隊大隊長、鑑識中心主任、鑑識科科長或其代理人督同所屬人員負責現場調查及勘察採證 |
D |
重大刑案之現場,由管轄警察分局長或其代理人督同所屬人員負責現場搜索及現場調查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司法警察(官)因偵查殺人棄屍案件之需要,以證人身分依法通知詢問證人甲,於警詢過程中,根據證人甲之供稱,發現證人甲涉有本宗殺人棄屍共犯之重嫌。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訂頒之警察偵查犯罪手冊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應將甲改列犯罪嫌疑人身分,告知緣由及相關權利事項後,針對其涉犯之部分續行警詢,並製作犯罪嫌疑人之警詢筆錄 |
B |
應將甲維持證人身分,針對其涉犯之供述內容續行警詢,並製作證人之警詢筆錄 |
C |
應將甲改列犯罪嫌疑人身分,告知緣由及相關權利事項,必要時應徵得甲之同意後,針對其涉犯之部分重新詢問,並製作犯罪嫌疑人之警詢筆錄 |
D |
應將甲並列證人及犯罪嫌疑人身分,續行警詢,針對其供述內容是否涉及其本身涉犯部分之不同,分別製作證人及犯罪嫌疑人之警詢筆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