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關於犯罪社會學中芝加哥學派(The Chicago School),蕭氏及馬凱(Shaw and Mckay)對少年犯罪的研究結論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某些地區少年犯特別多而形成少年犯罪地帶 |
B |
少年犯罪集中於靠近市區之高房價地區,離市區愈遠愈多 |
C |
小孩逃學率高的地區,少年犯較多 |
D |
市中心的少年犯罪行為發生率較高,而愈向郊區則愈低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根據學者 Bartollas(1985)的觀點,認為犯罪矯正有三大主流哲學,下列何者不是其所提及的模式? |
A |
理性選擇模式(Rational Choice Model) |
B |
矯治模式(Rehabilitation Model) |
C |
懲罰模式(Punishment Model) |
D |
正義模式(Justice Model)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有關梅爾頓(Robert Merton)提出的無規範理論(亂迷理論,Theory of Anomie),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梅爾頓認為每一個社會及文化均由物質目標和手段所組成 |
B |
根據目標與手段間不同的組成,提出守法者(Conformity)、標新者(Innovation)、精通儀式者(Ritualism)、無助者(Helplessness)及反叛者(Rebellion)等適應模式 |
C |
梅爾頓認為犯罪是手段無規範(手段亂迷)的結果,而涂爾幹(Emile Durkheim)則認為是目標無規範(目標亂迷)的結果 |
D |
標新者(Innovation),是指其內心有不法之企圖、目的,但外顯的行為卻是遵循固有的文化及規範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下列何者不是內政部警政署界定的「暴力犯罪」案件?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一般而言,有關職業竊盜集團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有關毒品「減輕危害(Harm Reduction)」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克拉克(Ronald Clarke)及埃克(John Eck)於2003年根據五項主要原則歸納出情境犯罪預防策略。下列那一項非屬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在目標導向之公共衛生犯罪預防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 of Disease Prevention)中,下列何者屬於第一層次之犯罪預防策略?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有關刑事司法體系的「結婚蛋糕運作模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此模式主要描述刑事司法系統的運作是個相當主觀的政治實體,部分的案件受到特別重視與處理,而大部分案件卻是被忽視的 |
B |
此模式將刑事司法的運作分成三層的結婚蛋糕 |
C |
第三層蛋糕的人數最多,主要是行為不檢、酒醉、打架等偏差行為 |
D |
第一層蛋糕的案件多屬強盜、搶奪、強姦、殺人等傳統重罪,多數會受到法律迅速與嚴厲的制裁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犯罪學概要, | |||
下列何者不屬於整合型之犯罪學理論? |
A |
布列斯懷特(Braithwaite)之明恥整合理論 |
B |
雪林(Sellin)之文化衝突理論 |
C |
蓋佛森(Gottfredson)與赫西(Hirschi)之自我控制理論 |
D |
傑佛利(Jeffery)之生物社會學習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