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心理輔導員,#人類行為與發展, | |||
七歲前兒童的認知有一些特定的限制,其中一項是轉換推理(transductive reasoning),試述這項認知限制的特性並舉例說明。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心理輔導員,#人類行為與發展, | |||
試比較「青少年時期的反社會行為」和「永久性的反社會行為」的差異。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 | |||
甲與多位朋友相約,持合法獵槍深夜至山中打獵。其中友人乙因頭燈故障,半途脫隊,其他人不以為意,繼續尋找獵物。後來,甲見遠處叢林中有一對粉紅色的光點閃爍,以為是山豬的眼睛,心想機不可失,趕緊舉槍朝光點處射擊,沒想到卻使乙中彈身亡。原來,乙脫隊後找了一支小手電筒照明,回到山上欲與其他人會合,但手電筒的光線經乙的眼鏡折射後,反射出粉紅色光,甲所看見的山豬眼睛,實際上是乙戴在臉上的眼鏡。試問甲之行為在刑法上應如何評價?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 | |||
員警甲在執行交通違規取締任務時,攔下紅燈右轉的機車騎士乙,發現乙是熟識的鄰居阿伯。乙的違規事實依法應裁處新臺幣(下同)600至1,800元罰鍰,但甲其實不想對乙開單,只是既已將乙攔停,眾目睽睽之下直接放乙走又不好看,於是在製作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俗稱「紅單」)時,於違規事實欄位填寫處罰較輕的「未依規定按鳴喇叭」,僅裁處乙罰鍰300元。試問甲之行為在刑法上應如何評價?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 | |||
少年法院在調查程序終結時,可能作出那些種類的裁定?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 | |||
依現行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在那些情況下,少年會被裁定住進少年觀護所中?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何謂無被害人之犯罪?試舉例二種無被害人之犯罪,並檢討其除罪化之問題。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根據法務部於民國110年做的統計,近五年來矯正機關收容人之年齡層變化,已從40歲以上50歲未滿超越30歲以上40歲未滿,成為收容人年齡占比之第一位,50歲以上則升至第二位,監獄內65歲以上之受刑人亦逐年攀升。請問受刑人高齡化之趨勢對於我國之獄政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國家政策應如何因應?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因民國111年8月發生之外役監受刑人殺害二名員警之重大案件,引起社會大眾對外役監制度之矚目與討論,請問外役監制度存在之目的與功能為何?此種開放式處遇在刑事政策上之意義為何?試申論之。 |
#112年,#三等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立法院於民國112年5月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案,於第26條增訂曾犯國安三法、賄選、組織犯罪條例、毒品、槍砲及洗錢者,經有罪判決確定不得參選。刑罰制度中,資格刑亦為類似於此種方式之制裁,請問何謂資格刑?我國刑法中是否有此種處罰方式?其缺失為何?應如何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