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高中老師甲寫了一封信給前女友乙,甲將該信投至郵筒,兩天後郵差將該封信送至乙家時,乙正好不在家,乙的父親丙看到署名為甲的信,未得乙同意就直接開拆,並閱讀了該信的內容,信件中甲自承是負心漢,且對乙始亂終棄,丙非常生氣,將這封信用手機拍攝成數位照片,並將該數位照片上傳至任何人均得連線閱覽的網路討論區,許多網友看到後對甲惡評連連。請問丙的刑責為何?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何者屬於刑法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之公務員? |
A |
任職於地方政府且負責出入口管制之警衛 |
B |
替代役男服警察役,擔任監所機關警衛之巡邏勤務 |
C |
公立大學教師接受政府機關補助而辦理研究計畫所需之採購事務 |
D |
民間拖吊業者受地方政府委託從事違規車輛之拖吊業務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關於刑法第 346 條第 1 項恐嚇取財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
A |
甲向乙宣稱,乙被鬼怪纏身,若要解除惡害,必須交付甲十萬元現金。乙出於恐懼而依甲之指示交付金錢。依實務見解,甲之行為非屬恐嚇取財,而是詐欺取財 |
B |
商店老闆甲發現乙竊取店內商品,便要求乙給付一百倍之商品售價的金額,否則就要報警。甲之行為屬於恐嚇手段 |
C |
商店老闆甲發現乙竊取店內商品,便要求乙立即交還,否則報警。甲之行為不屬於恐嚇手段 |
D |
本罪所規定之「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此處的物僅限於動產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甲、乙、丙、丁共同計劃違犯竊盜罪。下列何者之行為分擔不屬於共同正犯的參與範圍? |
A |
甲載乙、丙二人至犯罪現場 |
B |
乙負責搜尋且竊取財物 |
C |
丙負責把風 |
D |
竊取既遂後三日,由乙、丙把贓物交由丁帶往黑市銷贓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有關刑法第 302 條妨害行動自由罪之解釋,何者正確? |
A |
「私行拘禁」是指違反他人之意思而限制其無法或難以行動。又此處的違反他人之意思應理解為欠缺阻卻違法承諾 |
B |
「其他非法方法」僅限於積極作為之方法 |
C |
未滿十四歲之人為無責任能力之人,無法作為本罪之犯罪客體 |
D |
未經同意將熟睡者的房門上鎖,仍可成立妨害行動自由罪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有關刑法第 320 條第 1 項竊盜罪之解釋,何者正確? |
A |
在所有權人與持有人不同一的情形,即使所有權人不同意,行為人取走財物只要經過原持有人之同意,即不構成竊取 |
B |
行為人擅自使用存戶之金融卡,從提款機取走數千元鈔票,係屬竊取存戶之動產 |
C |
盜印他人之著作物,亦屬竊取他人之動產 |
D |
暫時取走他人之物且加以使用,以使得該物產生質變或降低經濟價值,仍屬不罰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刑法第 201 條之偽造有價證券罪乃是為了保護經濟交易中財產權利證書之安全性與可靠性。下列有關此罪之解釋,何者正確? |
A |
偽造是指無更改權限之人擅自更改有價證券之內容 |
B |
人民幣屬於有價證券之一種 |
C |
對於尚未發生效力之有價證券,更改內容而使其具備有效之外觀者,屬於變造 |
D |
若證券訂有禁止轉讓或質押之條件,即使占有該證券,仍無法論為本罪之有價證券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刑法第 169 條誣告罪為妨害司法權之罪。下列有關此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
A |
誣告行為不以具名為必要 |
B |
甲為使公務員乙受機關長官之懲處,誣指其辱罵洽公民眾一事。甲之行為係屬誣告 |
C |
誣告內容無須全部為虛偽,即使其中一部分虛偽,亦可論為誣告 |
D |
甲提出虛偽的告訴內容後,即使事後撤回告訴或變更申告內容,均不影響誣告既遂之判斷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有關刑法第 164 條第 1 項藏匿人犯罪及第 2 項頂替罪之解釋,何者正確? |
A |
犯罪嫌疑人甲基於正當防衛事由而殺害乙,所以非屬本罪規定之犯人 |
B |
犯罪嫌疑人甲唆使好友乙為其安排逃亡住宿,甲應論教唆藏匿人犯罪 |
C |
乙明知犯罪嫌疑人甲目前所在的位置,但是面對偵查機關訊問時,卻是保持沉默。此行為非屬「使之隱蔽」 |
D |
針對肇事逃逸一案,由甲向偵查機關謊稱自己為車輛駕駛者(實際上乙為駕駛人),乙丙則是負責偽證甲為駕駛人。依實務見解,頂替罪為一般犯,甲乙丙三人因此成立頂替罪之共同正犯 |
#111年,#四等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刑法第 168 條偽證罪主要是保護國家司法權之正確行使。下列有關此罪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行為主體僅限於刑事訴訟法上的證人、鑑定人、通譯 |
B |
刑事程序的被告在同一審判程序中有可能同時兼具證人之身分,因此若其以證人地位接受訊問,並為虛偽證言,即有偽證罪之適用 |
C |
當司法警察受命協助偵查,而證人在其面前為虛偽證言,仍有偽證罪之適用 |
D |
依實務見解,因法官疏於告知證人依法得拒絕證言,其所為之具結程序即有瑕疵,形同沒有經過具結。於此,即使該證人虛偽證言,仍不成立偽證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