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警大研究所,#法律研究所,#行政法及警察法學 | |||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 808 號解釋認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38 條但書關於處罰緩部分之規定,於行為人之同一行為已受刑事法律追訴並經有罪判決確定者,構成重複處罰,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其解釋理由何在?該多數大法官見解是否妥適?若要修法,應該如何修正之?試論述之。 |
#111年,#警大研究所,#法律研究所,#刑法及刑事訴訟法 | |||
司法警察持搜索票搜索第三人之住宅,然於搜索過程中,警察發現受搜索人持手機單純錄影存證(而無直播)。試述(一)在場執行搜索之司法警察可否禁止之?(二)若可,其依據為何? |
#111年,#警大研究所,#水上警察研究所,#海巡法規 | |||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88 號解釋文,略謂:「憲法第 8 條第 1項所稱『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之『警察機關』,並非僅指組織法上之形式『警察』之意」等語,認為:《行政執行法》第 19 條第 1 項關於拘提、管收交由行政執行處派執行員執行之規定,與憲法的規定意旨相符。從而請就行政法學的角度分析「警察」的意義。又《海岸巡防法》第 4 條賦予海巡人員「逮捕」等權限,該條文是否合乎憲法第 8 條之規定?請說明其理由。 |
#111年,#警大研究所,#刑事警察研究所,#刑法及刑事訴訟法 | |||
司法警察持搜索票搜索第三人之住宅,然於搜索過程中,警察發現受搜索人持手機單純錄影存證(而無直播)。試述(一)在場執行搜索之司法警察可否禁止之?(二)若可,其依據為何? |
#111年,#警大研究所,#法律研究所,#水上警察研究所海洋法制組,#法學緒論 | |||
請具體說明,2022 年 1 月 4 日正式施行之《憲法訴訟法》,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審理哪些案件? |
#111年,#警大研究所,#法律研究所,#水上警察研究所海洋法制組,#法學緒論 | |||
司法院為了強化終審法院統一法律見解的功能,建立大法庭制度,取代舊有的「判例」與「民、刑庭決議」。試問大法庭之組成與審判程序為何? |
#111年,#警大研究所,#外事警察研究所,#國境警察學系碩士班,#公共安全研究所,#國際公法 | |||
A國人民甲與B國人民乙為同一個國際偽鈔集團之成員,並且各自受到A、B國之通緝,而共同藏匿於C國境內,繼續偽造貨幣。後因甲、乙兩人在C國境內,因酒後與人產生爭執,將D國人民毆打重傷,遭C國警方逮捕後,一併查出印製偽鈔之犯罪行為。試問若A、B、D等國均對甲、乙君主張司法管轄權,並要求C國政府進行引渡或遣送,則C國依國際法相關原則,應如何處理較為妥適?試分析之。 |
#111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刑事法學 | |||
司法警察甲於進行網路巡邏時,發現乙於通訊軟體所使用之暱稱有販賣三級毒品 K 他命之嫌,遂以合法釣魚方式,成功誘使乙出面交易,並於交易時,以現行犯合法逮捕乙。逮捕後,甲於執行附帶搜索時,自乙之身體搜得 A 手機、自乙所攜帶之包包搜得 B 手機,當場予以扣押,後依法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以搜索手機中所儲存之資訊。執行搜索時,因 A 手機設有指紋加密、B 手機設有密碼加密,且乙不願配合解鎖,甲遂強拉乙之手對 A 手機進行指紋解鎖,並強迫乙提供 B 手機之密碼,最後成功解鎖並取得犯罪證據。審判中,乙主張甲以上開方式自 A、B 手機取得之證據皆已違反不自證己罪原則,無證據能力。試問:乙之主張有無理由? |
#111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行政法 | |||
行政法學上有所謂「明確性原則」,依據歷年來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又可區分為構成要件明確性原則及授權明確性原則,試論此二原則之意義,並請舉法制上之實例加以說明之。 |
#111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警察法學 | |||
按監察院 111 年 3 月 16 日 111 內調 0013 號調查報告一指出:「……分局警員○○○在欠缺合理懷疑之狀況下,任意攔查……,且未踐行告知程序、漠視受臨檢人之異議……,違反《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規定,不當侵害民眾自由權利,核有重大違失。」請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35 號解釋意旨,舉述案例與理由說明警察攔檢時,應考慮之「違法要件」與「職權要件」各為何?又請進一步說明攔檢之程序與救濟各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