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有關阻塞公眾逃生通道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地下室屬於防空避難之用,並非本罪所指的逃生通道 |
B |
在集合住宅樓梯間暫時放置仍在滴水的雨傘,並不構成阻塞公眾逃生通道 |
C |
在通往公寓頂樓的逃生門上私自加裝門鎖,導致其他住戶無法通往頂樓,是阻塞公眾逃生通道 |
D |
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指的是不特定人得隨時出入之場所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甲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在乙的信用卡背面冒簽乙姓名之行為,若依實務見解,甲成立何罪? |
A |
刑法第 201 條之 1 第 1 項偽造支付工具罪 |
B |
刑法第 201 條第 1 項偽造有價證券罪 |
C |
刑法第 212 條偽造特種文書罪 |
D |
刑法第 210 條偽造私文書罪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市府建設課公務員甲與其配偶乙近來因投資理財失利,損失慘重,兩人積極謀求填補財務坑洞。經過一段時間,甲、乙共同決議,先由甲向建商要錢,再由乙出面拿錢。於是甲向建商 A 表示,如果要讓建案如期動工,須於本月底前依其指示交付新臺幣 3 百萬元給乙。A 為求該建案如期工,乃依甲之指示,以行李箱裝現金新臺幣 3 百萬在火車站交付給乙。甲、乙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
A |
甲、乙成立刑法第 121 條職務收賄罪之共同正犯 |
B |
甲、乙成立刑法第 122 條違背職務收賄罪之共同正犯 |
C |
甲成立刑法第 121 條職務收賄罪之正犯,乙成立刑法第 121 條職務收賄罪之幫助犯 |
D |
甲成立刑法第 122 條違背職務收賄罪之正犯,乙成立刑法第 122 條違背職務收賄罪之幫助犯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敘述何者牴觸罪刑法定原則? |
A |
在機場行竊,成立加重竊盜罪 |
B |
未經他人允許,偷用他人未加密的無線網路(俗稱蹭網),成立竊盜罪 |
C |
私接電線竊取他人電能,成立竊盜罪 |
D |
在旗津渡輪上扒竊他人錢包,成立加重竊盜罪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甲欲自殺,上網教唆乙與其一同自殺而謀為同死,乙前往甲家與甲一起燒炭自殺,乙因而死亡,甲卻因吸入較少一氧化碳而獲救。有關甲之刑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甲成立加工自殺罪 |
B |
甲未死亡,故不得適用謀為同死而免除其刑之規定 |
C |
甲成立殺人罪之幫助犯 |
D |
甲成立受囑託殺人罪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甲和A是情侶,某日因A欲分手,雙方在路上發生激烈爭吵,A 憤而離去。一小時後,甲愈想愈氣,趁 A 不在家時,憤而將三秒膠注入 A 所有機車之鑰匙孔,A 因而無法騎車。有關甲之刑責,依實務見解,成立何罪? |
A |
刑法第 304 條第 2 項強制未遂罪 |
B |
刑法第 304 條第 1 項強制既遂罪 |
C |
刑法第 302 條第 1 項妨害行動自由罪 |
D |
刑法第 354 條毀損器物罪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甲利用社交軟體貼文,該內容為足以毀損 A 名譽之事,經檢察官起訴刑法第 310 條第 2 項誹謗罪,但後來法院卻判決不成立誹謗罪,下列何者不會是法院的理由? |
A |
甲貼文具有散布於眾之意圖 |
B |
甲貼文出於善意且為保護合法之利益 |
C |
甲貼文屬公務員因職務而報告 |
D |
甲貼文出於善意且內容為可受公評之事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下列行為,何者不該當於刑法竊聽竊錄罪中所謂「窺視、竊聽或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 |
A |
在他人家中安裝竊聽器,錄下他人在家中之對話 |
B |
以錄音筆偷錄下立委候選人公開演說之內容 |
C |
在觀光飯店房間內安裝針孔攝影機,拍攝他人住宿時之活動 |
D |
在捷運站手扶梯上,將手機伸至女性乘客裙底,拍攝其裙下風光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 | |||
甲不滿被公司資遣,離職前趁仍有公司帳號登入權限之際,將辦公室電腦內儲存之電子郵件悉數刪除,使得公司業務進行陷入重大困境。關於甲之行為,成立何罪? |
A |
刑法第 359 條之無故刪除他人電磁紀錄罪 |
B |
刑法第 354 條毀損財物罪 |
C |
刑法第 358 條入侵他人電腦相關設備罪 |
D |
刑法第 210 條偽變造準私文書罪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行員,#行政法概要, | |||
下列何者非屬應以法律或法規命令規定之事項? |
A |
人民之權利、義務 |
B |
獨立機關之組織 |
C |
其他重要事項 |
D |
對人民僅產生不便或輕微影響之細節性、技術性次要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