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初等特考,#一般行政,#公民與英文, | |||
在民主國家,政府行使公權力必須依據各項行政法規。依一般法律分類,下列何者屬於行政法規? |
A |
公司法 |
B |
勞動基準法 |
C |
刑事訴訟法 |
D |
家庭暴力防治法 |
#100年,#初等特考,#一般行政,#公民與英文, | |||
我國在解嚴後進行人民團體法之修正,以落實中華民國憲法中結社自由之實質保障,自此各種人民團體亦 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以政治團體為例,截至 98 年 12 月底,在政府備案政黨名冊中已共計有 158 個; 然而,反觀各項公職人員當選名單中,實際取得執政機會的政黨數目卻是寥寥可數。上述登記有案與實際 取得執政機會之政黨數目間的落差,主要顯示我國何種政黨現象? |
A |
獨大型政黨居多 |
B |
掮客型政黨居多 |
C |
外造型政黨居多 |
D |
泡沫型政黨居多 |
#100年,#初等特考,#一般行政,#公民與英文, | |||
2009 年 2 月間日本財務兼金融大臣中川昭一在羅馬「七大工業國會議」記者會中,因酒醉而胡言亂語,加 上日本政府面對金融危機的應變失當,引發社會不滿,因而辭職下台。請問:中川大臣的辭職,顯示民主 政治的何種運作原則? |
A |
民意政治 |
B |
責任政治 |
C |
政黨政治 |
D |
法治政治 |
#100年,#初等特考,#一般行政,#公民與英文, | |||
下列那一位人士的生活狀態會被政府歸類為「失業」人口? |
A |
13 歲的阿海辦理休學後,正找工作好貼補家用 |
B |
26 歲的小莉今年嫁做人婦,專心在家相夫教子 |
C |
18 歲的阿榮為了服兵役,辭掉便利商店的工作 |
D |
24 歲的小玲大學畢業前即寄履歷表求職,二年來還在等回音 |
#100年,#初等特考,#一般行政,#公民與英文, | |||
政府擬規劃實施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全面免費,但有立法委員擔心會產生經費的排擠效應。立法委員所擔憂 的經費排擠最能說明經濟學上的那一種概念? |
A |
外部成本 |
B |
比較利益 |
C |
機會成本 |
D |
供需失衡 |
#100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 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政風,#電子工程,#公民與英文, | |||
某地方政府,針對公共設施用地「B 土地」實施徵收,並且對當地居民承諾:會先妥為安置,再行拆遷房屋。然而該政府並未履行此一「先安置、後拆遷」之承諾,即動手拆屋。此作法有違下列那一項原則 |
A |
比例原則 |
B |
明確原則 |
C |
平等原則 |
D |
誠信原則 |
#100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 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政風,#電子工程,#公民與英文, | |||
依據三權分立的原則,中央政府的行政機關應如何行政,以符合民主憲政的精神 |
A |
依執政黨的黨綱行政 |
B |
依民意調查的結果行政 |
C |
依執政黨黨揆的意志行政 |
D |
依國會通過的法律行政 |
#100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 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政風,#電子工程,#公民與英文, | |||
某學者謂:「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統治者信賴的基礎之上,所以政府的統治權力必須透過被統治者的同意才能存在,而選舉活動正是賦予政府正當性與合法性的重要程序。」上述這段話最能反映下列何項概念 |
A |
三權分立 |
B |
人民主權 |
C |
政黨政治 |
D |
依法行政 |
#100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 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政風,#電子工程,#公民與英文, | |||
香雞排太香、臭豆腐夠臭,讓不少饕客趨之若鶩;然而業者所製造的油煙味,影響空氣品質,也成為環保人員稽查的標的。政府應如何將其「外部效果內部化」 |
A |
補貼業者,降低生產成本 |
B |
勒令停工,併入公營事業 |
C |
徵收汙染稅,罰款限期改善 |
D |
放寬汙染標準,鼓勵產品出口 |
#100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 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政風,#電子工程,#公民與英文, | |||
立法院正在著手修定《菸害防制法》,其中有立委建議應對邊走邊抽菸者開罰,引起不少癮君子抗議。此種透過立法取締抽菸的動作是屬於政府的那一項功能 |
A |
提供公共財 |
B |
處理外部效果 |
C |
維持公平交易 |
D |
改善所得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