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初等特考,#教育行政,#教育法規大意, | |||
依教育基本法規定,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每年應會同直轄市、縣(市)政府推估未來幾年之學生及教師人數? |
A |
3 年 |
B |
5 年 |
C |
10 年 |
D |
12 年 |
#105年,#初等特考,#教育行政,#教育法規大意, | |||
依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為保障偏遠及特殊地區教育之永續發展,並促進本土語言之保存及延續,地方政府得提出偏遠與特殊地區教育永續發展特色計畫及本土教學特色學校發展計畫,應: |
A |
由地方政府編列經費支應之,其經費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經費百分之二點二 |
B |
由地方政府編列經費支應之,其經費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經費百分之三點二 |
C |
由中央政府專案核定補助之 |
D |
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擔經費各二分之一 |
#105年,#初等特考,#教育行政,#教育法規大意, | |||
依國民教育法規定,有關政府辦理國民教育所需經費的編列,下列何者正確? |
A |
由教育部編列預算支應,行政院應視國民教育經費之實際需要補助之 |
B |
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編列預算支應,中央政府應視國民教育經費之實際需要補助之 |
C |
由各級學校編列預算支應,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應視國民教育經費之實際需要補助之 |
D |
由各級學校編列預算支應,中央政府及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應視國民教育經費之實際需要補助之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稅務法規大意, | |||
依據稅捐稽徵法規定,財政部與外國政府本於互惠原則商訂互免稅捐之協定,應報經下列那一機關核准後,以外交換文方式行之? |
A |
行政院 |
B |
立法院 |
C |
監察院 |
D |
總統府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在尼斯坎南(W. Niskanen)的官僚模型中,政府官僚的目的是在追求下列何者極大化? |
A |
社會福利 |
B |
政黨利益 |
C |
政府預算 |
D |
經濟發展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政府與民間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所用的折現率(discount rate)之所以不同,是因為: |
A |
政府會考慮計畫之期間長度 |
B |
政府會考慮計畫之外部性 |
C |
政府會考慮計畫之回收時間 |
D |
政府會考慮計畫之適法性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若政府比民間企業更重視未來世代,則其進行公共投資成本效益分析所採的折現率與民間的折現率相比應會: |
A |
較低 |
B |
較高 |
C |
相同 |
D |
為零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政府課稅經轉嫁後之稅負的最終承擔者稱為: |
A |
法定歸宿 |
B |
經濟歸宿 |
C |
交易歸宿 |
D |
政治歸宿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政府課稅所導致「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是指: |
A |
民眾的福利損失超過政府課取的稅收 |
B |
政府之稅收短缺 |
C |
民眾之納稅負擔 |
D |
政府之課稅成本 |
#105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有條件補助款」(conditional grants)是指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之補助: |
A |
金額有上限 |
B |
金額有下限 |
C |
有限制對象 |
D |
有限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