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初等考試,#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 | |||
依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規定,下列何者非屬直轄市政府一級單位? |
A |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
B |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 |
C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服務中心 |
D |
臺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 |
#114年,#初等考試,#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 | |||
直轄市議會審議總預算案,通過社會局預算,並附帶決議某科目預算動支前應經議會核可時,對於該附帶決議,直轄市政府應如何處理? |
A |
逕依議會附帶決議執行 |
B |
因已逾越議會權責,直轄市政府應提請覆議 |
C |
應參照相關法令辦理 |
D |
遇有爭議時,應提請行政院核定 |
#114年,#初等考試,#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 | |||
近來有學者倡議亦有地方政府試行「參與式預算」,讓公民而非民意代表決定部分公共預算的支出項目與額度,透過公民參與治理及民主對話討論,由公民排列公共計畫的優先順序並決定政府預算的資源分配,此一運作機制帶來許多正面效果,下列敘述何者非屬採行參與式預算之理由? |
A |
參與式預算期望強化政府、公民組織和住民間的關係,促成更為透明與公平的預算編列及執行 |
B |
推動參與式預算期望改變傳統權力結構分配預算的模式,讓公共資源能更廣泛照顧到弱勢群體 |
C |
參與式預算目的在取代各級議會預算審查制度 |
D |
基於「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之理念,使地方治理透明度與公民監督更獲提升 |
#114年,#初等考試,#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 | |||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有關縣(市)政府與縣(市)議會權責及衝突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縣(市)政府訂定之自治規則,應函送縣(市)議會核准 |
B |
縣(市)政府就縣(市)議會議決之自治條例,如認為窒礙難行時,得向縣(市)議會提起覆議 |
C |
縣(市)政府就縣(市)議會之議決案,如執行不當,縣(市)議會於必要時得報請立法院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
D |
縣(市)議會對於縣(市)政府總預算有審議之權,必要時得為增加支出之附帶決議 |
#114年,#初等考試,#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 | |||
A 直轄市房屋租金居高不下,A 直轄市之市民欲表達希望該市政府加強管制租賃市場之意見,下列何者非屬合法管道? |
A |
參加直轄市政府舉辦之相關公聽會 |
B |
聯繫直轄市議員,促其監督市政府管制租賃市場 |
C |
申請集會遊行批評市政府房屋租賃政策的缺失 |
D |
舉行直轄市之公民投票,表決是否提高房東或租賃業者的所得稅率 |
#114年,#初等考試,#戶政,#戶籍法規大意, | |||
在直轄市政府辦理戶籍行政業務之機關為何? |
A |
社政機關 |
B |
教育機關 |
C |
警政機關 |
D |
民政機關 |
#114年,#初等考試,#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2017 年,中央政府打破 54 年慣例,不再主祭延平郡王,主要與鄭成功軍隊屠殺平埔族人的那一個事件有關? |
A |
沙轆社事件 |
B |
大肚社事件 |
C |
大甲西社事件 |
D |
吞霄社事件 |
#114年,#初等考試,#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戰後初期政府對於原住民族的族群分類採取九族制,不包括平埔族群,沿襲日治時期那一個單位的說法? |
A |
臺灣總督府 |
B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
C |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 |
D |
臺灣熱帶農業試驗所 |
#114年,#初等考試,#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1951 年 1 月臺灣省政府公布「山地施政要點」共 22 條,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此政策的制定是省政府欲將原住民行政事務納入一般行政當中,促使「山地平地化」的目標達成 |
B |
積極獎勵國語、國文推行,以各項有效辦法,啟發山胞學習國語國文興趣 |
C |
山地學校之教學,應一律使用國語,必要時得用山地語輔助,絕對禁用日語 |
D |
山地國民學校之校長教員不懂國語者,一律飭令限期補習,期間仍不懂者,調到非原住民區任職 |
#114年,#初等考試,#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中華民國政府沿襲日治時期的「蕃人所要地」制度並更名為「山地保留地制度」。山地保留地制度與蕃人所要地制度的內涵在 1966 年以前基本上一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1966 年以前原住民族已經擁有土地所有權 |
B |
1966 年以前僅賦予原住民族使用土地之權限 |
C |
1966 年以前已超過 55%的保留地有登記所有權 |
D |
1966 年以前的原住民族保留地面積比之後的土地面積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