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消防勤務執行單位需根據轄區特性與人力狀況安排勤務時間。根據規定,下列哪種勤務時間的調整方式不符合《消防勤務實施要點》? |
A |
由於轄區內夜間案件較多,因此分隊調整勤務基準表,增加夜勤人力。 |
B |
由於某消防分隊人力短缺,因此決定將日勤人員改為長時間深夜勤務,以維持應變能量。 |
C |
依勤務基準表安排,每人輪流服勤不同時段,以確保人員獲得適當休息。 |
D |
依勤務需求,將部分值班人員的22:00 - 08:00 值班改為值宿,以符合勤務輪替原則。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消防勤務實施中的「備勤」與「值班」兩者皆涉及人員在駐地待命的勤務型態。下列哪項敘述正確? |
A |
值班人員須負責通訊聯絡、報案受理與駐地安全維護,而備勤人員則仍可進行業務辦理或自主訓練。 |
B |
備勤與值班的主要區別在於值班人員需負責裝備檢查,而備勤人員則無此要求。 |
C |
備勤與值班皆無法離開駐地,且不得進行任何自主訓練或業務處理。 |
D |
值班人員可依狀況決定是否參與救災勤務,而備勤人員則僅限於災害發生時出動。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依據《消防勤務實施要點》,當消防機關遇到重大災害或特殊勤務時,應如何調整勤務督導方式? |
A |
由消防局或大隊層級機關直接下令,提高勤務強度並要求全員進入備勤狀態。 |
B |
由勤務執行單位自行決定是否需要額外督導,並報請上級機關備查。 |
C |
針對特定高風險區域,強化勤務督導,並可視狀況向上級機關請求支援。 |
D |
直接由上級機關派遣專業督察組進駐,以取代原有勤務執行單位的指揮權。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根據《消防勤務實施要點》,消防機關在編組與分派勤務時,應考量哪些原則? |
A |
以固定排班方式,確保特定人員負責特定勤務,減少輪替對人員適應性的影響。 |
B |
應平均分配勤務,並讓所有人員輪流負責不同勤務,以達到勞逸均衡。 |
C |
只需確保人員能夠應付勤務需求,不需考量每個人員的輪替狀況。 |
D |
以資深人員優先負責重要勤務,較年輕人員則從事較輕鬆的勤務,以累積經驗。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根據《危險性救災行動認定標準》,下列哪種情況可認定為「無人命危害之虞」? |
A |
火場內可能有受困人員,但煙霧過大無法確認具體位置。 |
B |
燃燒建築內發現大量CO2 滅火劑釋放,顯示可能無人生還。 |
C |
倒塌建築物內聽見微弱呼救聲,但無法確定傷者狀況。 |
D |
大型工廠火警,內部存放危險化學物品,尚未確認人員撤離。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當消防人員進入火場執行救援時,若發現閃燃(爆燃)前兆現象,應如何應對? |
A |
立即撤離現場,並適時回報緊急求救口令。 |
B |
在火場內找到掩體躲避,待火勢穩定後再撤離。 |
C |
先觀察火場變化,若確定有爆燃發生,再撤離。 |
D |
依照指揮官命令,保持原地不動,等待支援。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根據《危險性救災行動認定標準》,以下哪種情境應視為「危險性救災行動」? |
A |
消防人員進入一般住宅區滅火,但火勢已控制在單一房間內。 |
B |
消防人員進入發生火警的印刷電路板(PCB)製造工廠進行滅火行動。 |
C |
消防人員在風災後進入受損的戶外變電站進行火勢撲滅。 |
D |
義勇消防人員協助於一般社區內的電梯困人救援。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消防人員於發生火災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現場執行滅火行動時,應如何確保自身安全? |
A |
直接射水進行滅火,但需保持距離至少3 公尺,以降低感電風險。 |
B |
先確認台電已斷電,然後可安全地進入火場執行破壞與射水作業。 |
C |
優先使用乾粉或氣體滅火器,若需射水應維持至少6 至10 公尺距離,並以30 度以上角度的水霧射水。 |
D |
只要穿著完整防護裝備並避免直接觸碰太陽能板,即可安全執行滅火。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消防人員進入火場進行搶救時,以下哪種行為是錯誤的,可能導致感電或其他危險? |
A |
於進入火場前,穿戴完整的乾燥消防衣、手套、鞋子、帽子及其他防護裝備。 |
B |
使用熱影像儀監測火源與環境溫度變化,避免誤觸高溫帶電設備。 |
C |
在未確保電力完全中斷的情況下,徒手關閉建築物內的電源開關。 |
D |
當需要進行射水作業時,使用100 psi(7kgf/cm²)以上的水壓進行遠距離水霧滅火。 |
#114年,#警甄,#消防學系,#消防實務, | |||
關於地下建築物火災的通風排煙對策,下列何者最不適當? |
A |
優先於空曠下風處建立出風口,再建立進風口,以建立良好的排煙路徑。 |
B |
地下建築物因開口較少,應儘可能增加開口以利濃煙排出。 |
C |
利用進風設備可在逃生樓梯、通道等區域建立正壓,以防止濃煙侵入。 |
D |
若地下停車場車道口無法看見火勢,應避免將車道口作為主要排煙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