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有關我國國家賠償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國家賠償之爭議係屬於私法爭議 |
B |
公務員不法行為所致之國家賠償責任,我國係採無過失責任 |
C |
公共設施瑕疵所致之國家賠償責任,我國係採無過失責任 |
D |
人民為公益而遭受特別犧牲者,國家應負賠償責任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有關國家賠償請求權實現程序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被害人欲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請求國家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請求 |
B |
國家賠償訴訟之審判權原則上歸屬於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
C |
被害人得於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時,合併請求與該事件有關之國家賠償 |
D |
賠償義務機關與被害人就賠償金額展開協議,自開始協議之日起逾 60 日協議不成立時,被害人得提起國家賠償訴訟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下列何者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時,僅於因此犯職務上之罪,並經判決有罪確定時,始有國家賠償法之適用? |
A |
立法委員 |
B |
檢察官 |
C |
監察委員 |
D |
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有關條約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依條約法公約,條約必須以書面作成 |
B |
條約可採用不同名稱,條約之效力不受名稱之影響 |
C |
有效的條約對締約國具拘束力,締約國應善意履行之 |
D |
條約之前言僅具宣示意義,與條約之適用與解釋無關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甲國與乙國以克拉河中線為界,簽訂劃界條約。50 年後克拉河河道因曲流現象導致甲國領土面積變小,乙國領土面積擴大。甲國以原劃界條件發生重大改變為由主張終止前述劃界條約。甲國主張是否有理由? |
A |
有理由,因為條約發生不可預期之情事變更 |
B |
有理由,基於對領土主權受侵害之自衛權行使 |
C |
無理由,因為領土劃界條約不得主張情事變更 |
D |
無理由,因為條約之終止須經締約雙方同意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有關國家主權管轄權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國家對境內事務所行使排他的管轄權能,不得透過條約加以限制 |
B |
國家不得以武力或非武力的任何方式干預他國內政 |
C |
除經合意,一國不得對於他國主權行使管轄權 |
D |
國家對其領土的使用不得損害他國人民或財產權利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下列何者並非國際法院 1949 年「聯合國雇員執行職務損害賠償請求權諮詢意見」所揭示的法理? |
A |
在聯合國憲章未明確規定下,聯合國並不擁有為執行職務所需之默示權能 |
B |
聯合國得為其雇員在執行職務期間所受損害,向加害國索償 |
C |
聯合國雇員之國籍國得為其國民在執行聯合國職務期間所受損害,向加害國索償 |
D |
聯合國為其雇員在執行職務期間所受損害提出索償,其索償對象得為非會員國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有關國家不法行為所產生的國際責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對於不法行為的補償,得以回復原狀、賠償或其他方式為之 |
B |
除非實際上不可能,回復原狀應重建不法行為未實施以前的狀態 |
C |
金錢賠償的範圍包括財務上可估算與國格受辱等非財務上的損害 |
D |
在必要情形下,必須承諾或保證不再重複該行為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關於我國加入國際組織之名稱,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以「理事會貴賓」加入國際民航組織 |
B |
以「個別關稅領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C |
以「捕魚實體」加入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 |
D |
以「中國臺北」加入亞洲開發銀行 |
#110司法特考,#律師,#司法官,#三等,#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關於國籍之賦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各主權國家得自行決定歸化取得國籍之條件 |
B |
一國無權質疑境內外國人取得其國籍之合法性 |
C |
一國有義務賦予境內無國籍人以國籍 |
D |
各主權國家得自行決定是否承認雙重國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