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准予商標專利權之登記,是屬於何種行政行為? |
A |
行政處分 |
B |
行政契約 |
C |
行政指導 |
D |
行政計畫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人民出具土地先行使用同意書,縣市政府以公文方式允以將來對該地區實施市地重劃,係何種行政行為? |
A |
行政處分 |
B |
行政契約 |
C |
行政計畫 |
D |
行政執行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地政事務所受法院囑託測量土地界址之鑑定行為,屬於何種行政行為? |
A |
行政處分 |
B |
行政事實行為 |
C |
行政計畫 |
D |
行政執行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下列何者不屬行政罰,故不適用行政罰法? |
A |
罰鍰 |
B |
沒入 |
C |
怠金 |
D |
講習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依行政罰法的規定,下列有關責任能力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14 歲以上未滿 18 歲人之行為,應減輕處罰 |
B |
滿 80 歲者應減輕處罰 |
C |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得減輕處罰 |
D |
行為時辨識行為違法能力顯著減低者,原則上得減輕處罰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甲因過失,違反某行政法之義務,為主管機關查獲。依該法規定,違反該義務者,處新臺幣 6 百元到 2 千 4 百元之罰鍰,但主管機關 後決定不處罰,其可能的法律依據為何? |
A |
因法定罰鍰 高額度為 2 千 4 百元,且甲違法情節輕微,主管機關認為以不罰為適當 |
B |
因法定罰鍰 高額度為 2 千 4 百元,且甲為過失,主管機關認為以不罰為適當 |
C |
因法定罰鍰 低額度為 6 百元,且甲違法情節輕微,主管機關認為以不罰為適當 |
D |
因法定罰鍰 低額度為 6 百元,且甲為過失,主管機關認為以不罰為適當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一行為同時觸犯刑法及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經法院判決無罪確定者,下列有關此行為之行政罰裁處權時效的敘述何者正確? |
A |
裁處權時效因無罪判決而消滅 |
B |
裁處權時效自法院首次審理日起算 |
C |
裁處權時效自法院判決無罪確定日起算 |
D |
裁處權時效與刑事判決無關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下列有關行政機關裁處行政罰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得以口頭或作成裁處書方式擇一為之,但以口頭為之時,須以錄音方式佐證 |
B |
應作成裁處書,並為送達 |
C |
應作成裁處書,並要求當事人知曉其內容後簽名附卷 |
D |
原則上應作成裁處書,例外時得以口頭為之,但須以錄音方式佐證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行政機關裁處前,如有下列何種情形,得不給予受處罰者陳述意見之機會? |
A |
受處罰者為外國人,無法以本國語言陳述意見者 |
B |
受處罰者為瘖啞人,無法以口頭陳述意見者 |
C |
機關已於調查事實及證據期間,以書面通知受處罰者陳述意見者 |
D |
機關認定受處罰者不會就裁處所依據之法律及事實提出不同意見者 |
#103,#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行政法, | |||
行政執行法有關即時強制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對於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之進入屬於即時強制之方法 |
B |
軍器、凶器及其他危險物,為預防危害之必要,得扣留之 |
C |
人民請求損失補償,應於知有損失後,2 年內向執行機關請求之 |
D |
對人之管束,不得逾 48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