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下列何種船舶在非船籍國港口中享有管轄豁免? |
A |
國營事業所有之商船 |
B |
符合海洋法公約定義之軍艦 |
C |
出傭給科學研究院之船舶 |
D |
懸掛權宜船旗之船舶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我國人甲於 A 國無權占有 B 物一段時間,之後甲帶著 B 物回臺,就甲對 B 物之物權爭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甲可否取得 B 物之所有權依我國法定之 |
B |
甲可否取得 B 物之所有權依 B 物之原所在地 A 國法而定 |
C |
B 物乃運送中之物,故依目的地法,即我國法決定 |
D |
甲是否可以取得 B 物之所有權之時效起始日應自回臺之日起算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我國籍的甲於 2011 年間,將澳洲幣 10 萬元存於澳洲 B 銀行的 X 帳戶。因我國籍的乙(住所地:高雄市)偽造甲的簽名,將甲所有的上開澳洲幣轉至乙在 B 銀行的 Y 帳戶,甲多次請求乙返還,未獲回應,遂於高雄地方法院對乙起訴,依侵權行為及不當得利規定,求為命乙給付 10 萬元澳洲幣,並加計法定遲延利息的判決;嗣後兩造於訴訟中合意適用中華民國法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受訴法院因無國際管轄權,不得為本案判決 |
B |
僅有關於侵權行為的債權應適用澳洲法 |
C |
關於侵權行為及不當得利債權均應適用我國法 |
D |
關於侵權行為及不當得利債權均應適用澳洲法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A 國人甲以 C 國為營業地經營網站,某日與我國人乙發生嫌隙,遂利用所經營之網站,散播乙事業失敗即將破產之不實言論,若乙在我國對亦設有住所於我國之甲提起侵權行為之訴,其準據法為何? |
A |
A 國法 |
B |
A 國法與我國法併用 |
C |
C 國法 |
D |
我國法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依現行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遺囑方式之準據法,不包括下列何法律? |
A |
遺囑訂立地法 |
B |
遺囑人死亡時住所地法 |
C |
遺囑中有不動產之所在地法 |
D |
繼承人之本國法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依現行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關於由不當得利而生之債,應僅採事實發生地法 |
B |
關於由不當得利而生之債,有因當事人提出之債務給付而發生者,亦有因其他原因而發生者,應分別為其定準據法 |
C |
因當事人對於不存在之債務為給付而發生之不當得利,應依該給付所由發生之法律關係所應適用之法律 |
D |
非因當事人提出之債務給付而發生之不當得利,應依利益之受領地法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A 國人甲夫乙妻收養我國人丙,A 國法律規定:「收養依法庭地法」。甲乙與丙對於該收養生效與否有爭執,涉訟於我國。關於該收養之準據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基於保護被收養人之利益,收養之成立依被收養人之本國法 |
B |
收養人部分與被收養人部分皆應適用我國法 |
C |
收養人部分應適用 A 國法,被收養人部分應適用我國法 |
D |
基於被收養人與收養人一起生活,收養之成立依收養人之本國法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甲 18 歲時因收養歸化取得我國籍,17 歲時為準備移民我國而在原國籍國 A 國當地訂購大量傢俱,依 A 國法的規定,甲滿 16 歲時為完全行為能力人。惟在貨物運送到我國後,甲拒不認帳,主張依照我國法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拒絕付款接受貨物。A 國之出賣人乙向我國法院起訴,請求判決甲如數給付價金等。關於甲行為能力之準據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有行為能力。因為甲的行為地在 A 國,所以依照 A 國法 |
B |
有行為能力。因為一旦成年,即永久成年,不因國籍之變更而影響其行為能力 |
C |
有行為能力。因為於為法律行為時,甲依 A 國法有行為能力,應採有效解釋原則 |
D |
限制行為能力。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 10 條第 2 項之規定,依我國法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甲具有 A 國與我國雙重國籍,甲於民國 100 年 6 月 20 日與我國國民乙在臺結婚,就其婚姻之成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雙重國籍屬國籍之積極衝突,在婚姻成立要件之判斷上,應以內國國籍優先之原則,依我國法決定 |
B |
由於甲具有雙重國籍,若最終依我國法決定其婚姻成立之要件,則非涉外案件 |
C |
雙方當事人皆具有我國國籍,婚姻又與公序良俗密切相關,故應以我國法為準據法 |
D |
甲得主張其長年居住於 A 國,故應以 A 國法決定其結婚是否成立 |
#105律師,#105司法官,#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 |||
我國籍的甲女,在 A 國與該國人乙男結婚,同時放棄我國國籍取得 A 國籍,但仍經常居住於臺灣。雙方未就夫妻財產制約定適用法。依 A 國法,妻的財產由夫單獨管理及處分。某日,甲將其婚前在臺灣買得之 C 車讓售予對 A 國法毫無所悉的我國人丙。甲、乙間夫妻財產制對丙的效力應適用何國法律? |
A |
應適用 A 國法 |
B |
應適用我國法 |
C |
應適用乙、丙間合意決定的法律 |
D |
應適用該 C 車買賣契約所適用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