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警察職權行使法), | |||
依據警械使用條例及警械使用調查小組組織及運作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調查小組對於警械使用妥適性之判斷,得考量使用人員當時之合理認知 |
B |
調查小組得依職權就所屬人員使用警械致人死亡或重傷爭議事件之使用時機、過程與相關行政責任進行調查及提供意見 |
C |
調查時效自行為終了之日起,已逾 10 年者,得不為爭議事件之調查 |
D |
調查小組就司法警察機關所屬人員之爭議事件,應於收受申請之翌日起 1 個月內(含通知限期補正期間),啟動調查程序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警察職權行使法), | |||
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係由下列何者定之? |
A |
行政院 |
B |
內政部 |
C |
內政部警政署 |
D |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警察職權行使法), | |||
警械使用事件之補償請求權時效,應依下列何規定辦理? |
A |
行政程序法第 121 條第 2 項 |
B |
行政程序法第 131 條第 1 項 |
C |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31 條第 4 項 |
D |
準用刑事補償法第 13 條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警察職權行使法), | |||
室外集會遊行的負責人,於收受該管警察分局不予許可之通知後,其有不服者,應先提起之救濟方式為下列何者? |
A |
訴願 |
B |
行政訴訟 |
C |
聲明異議 |
D |
申復 |
#113年,#升官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警察職權行使法), | |||
下列何者屬於警械使用調查小組組織及運作辦法第 3 條所列得成為該小組之委員? |
A |
警械使用者 |
B |
警正人員 |
C |
心理領域之專家學者 |
D |
檢察官 |
#110年,#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警察於偵查犯罪,經常會採取秘密且持續的動態跟蹤觀察,其實施自應守秘密,並注意本身安全,如遇到不利情況時,應如何因應?又如發現跟蹤對象脫蹤時,應如何辦理? |
#110年,#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在刑事偵查實務上,警察機關運用被害人或目擊證人的指認,確認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方法,惟因為人類記憶容易隨時間而被沖淡,為避免指認人於指認過程中形成誤判,做成不正確之指認,致侵害人權,且影響裁判之正確,因此世界各國對於指認之運用,均相當謹慎。我國自不例外,偵查實務上即訂有相關指認程序要領,請說明: |
#110年,#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有關詐欺案件之偵查責任區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當面取款詐欺案件,由取款地之警察機關為主辦單位 |
B |
網路詐欺案件涉及帳戶匯款者,由帳戶開立人戶籍地之警察機關管轄,但同時涉及當面取款之案件,統一由取款地之警察機關為主辦單位 |
C |
涉及無記名儲值卡之帳戶匯款案件,由帳戶開立人戶籍地之警察機關管轄 |
D |
涉及境外匯款之案件,以被害人第一次匯款地之警察機關為主辦單位 |
#110年,#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警察機關偵查刑案,下列何種情形應將全案移送管轄法院? |
#110年,#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有關刑案現場逮捕犯罪嫌疑人,下列敘述那些正確?①得附帶搜索其身體、隨身攜帶之物品②得使用警械防止其脫逃 ③逮捕之犯罪嫌疑人應與被害人、目擊證人或其他參與犯罪者隔離④於刑案現場逮捕犯罪嫌疑人時,應立即帶離 ⑤於刑案現場以外之處所逮捕時,應帶回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