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甄,#水上警察人員,#航海學及輪機學概要, | |||
絞纜機的英文為下列何者? |
A |
Mooring winch |
B |
Mooring gear |
C |
Twisting machine |
D |
Twisting gear |
#113年,#警甄,#水上警察人員,#航海學及輪機學概要, | |||
感應電動機的英文為下列何者? |
A |
Conduction motor |
B |
Induction motor |
C |
Synchronous motor |
D |
Running motor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刑事訴訟制度關於追訴與審判的關係,有所謂審訊模式(又稱為糾問模式)與控訴模式(又稱為彈劾模式)之分。下列原則何者是控訴(彈劾)模式的象徵? |
A |
一事不再理原則 |
B |
告訴不可分原則 |
C |
不告不理原則 |
D |
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依刑事訴訟法第 3 條之 1:「本法所稱沒收,包括其替代手段。」下列何者是此所謂的「替代手段」? |
A |
沒入 |
B |
追徵 |
C |
留置 |
D |
扣押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甲因案被起訴,訴訟繫屬於台灣高等法院土地管轄範圍內的桃園地方法院,如甲主張因特別情形,由該法院審判恐難期公平,欲聲請移轉於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土地管轄範圍內的苗栗地方法院審判,此項聲請應由何者裁定? |
A |
最高法院 |
B |
台灣高等法院 |
C |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 |
D |
當事人無權聲請移轉管轄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權利,下列何者不包括? |
A |
得提起告訴 |
B |
得提起自訴 |
C |
得提起上訴 |
D |
得於審判期日陳述意見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公訴程序中,被害人發現承審法官與被告有同學關係,恐影響審判之公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此為法官自行迴避事由之一,該法官應自行迴避 |
B |
法院或院長應依職權裁定該法官迴避 |
C |
被害人得聲請該法官迴避 |
D |
被害人得促請檢察官聲請該法官迴避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案件由哪個法官承審,須依事先已建立之一般、抽象的規定進行分配,避免司法行政在個案中以操縱何人審判的方式操作審判結果,以維護法官獨立性與裁判公正性。此即學理所稱之: |
A |
審判獨立原則 |
B |
法定法官原則 |
C |
審判不可分原則 |
D |
公訴不可分原則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犯罪嫌疑人具原住民身分,於司法警察(官)調查中未經選任辯護人,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
A |
應報請檢察官指定律師為其辯護 |
B |
司法警察(官)應通知法律扶助機構指派律師到場為其辯護 |
C |
如經犯罪嫌疑人主動請求立即詢問,得逕行詢問 |
D |
如等候律師逾四小時未到場者,得逕行詢問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刑事訴訟法, | |||
刑事訴訟法第 101 條之 1 的羈押規定,學者稱之為:「預防性羈押」。問所預防者為何? |
A |
逃亡 |
B |
滅證或串供 |
C |
威脅被害人 |
D |
反覆實行同一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