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警大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公共政策, | |||
近年詐欺犯罪手法日趨多元,涉及跨境集團化、科技化與社群平臺 操作,對警察機關行政管理構成高度挑戰。請以公共政策觀點,分 析我國警察機關在打擊詐欺犯罪上的行政困境,並說明可採行之管 理作為與政策工具,以強化執行力與跨部門協作成效。 |
#114年,#警大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警察人力資源管理, | |||
優秀的主管擅長回饋機制,如果沒有給予回饋,就難以協助部屬成 長以及衡量工作表現。此外, 國外網站 Police 1 調查現職警察人員 對工作的期望,調查結果其中之一:「期望主管 是教練 而非上 司 。 」如果你擔任派出所主管,請舉例說明如何運用回饋機制,包 括回饋的時機與內容? |
#114年,#警大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警察人力資源管理, | |||
「心理資本」 Psychological Capital 是 正向組織行為學(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關注的議題,許多組織在甄選人才時,不 只看學經歷,亦會考量其心理資本。請說明心理資本由哪四項組 成?以及對警察人力資源管理的意涵為何? |
#114年,#警大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警察人力資源管理, | |||
近年來勞動部發生「職場霸凌」事件,試分析說明下列問題: (一) 職場霸凌的意義 、(二) 霸凌者可能面對的責任 、 (三) 從 《 公務人員保障法 》 討論防制職場霸凌的作法。 |
#114年,#警大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警察人力資源管理, | |||
立法院近期三讀通過修正 《 警察人員人事條例 》 部分條文,試說明 第 35 條和第 36 條的修正內容,並討論上述法規修正可能產生的影 響。 |
#114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刑事法學, | |||
員警甲、乙接獲民眾A 報案,指稱同住室友B 已數日未見其離開 房間,房門鎖住也無回應,擔心B 發生意外,請求員警協助察 看。員警甲、乙抵達租屋處,發現係一公寓式租房,由A、B、C 三人共同承租,各自居住一間房間,客廳、廚房與衛浴則為共用空 間。在A 陪同下,警方至B 房門前,多次敲門要求開門未果。員 警甲經取得房東同意,破門進入B 房察看,發現B 倒臥地上,立 即呼叫救護車並準備協助送醫。此時員警乙看到客廳桌上有小包白 色粉末,懷疑是毒品,遂拿起桌上的白色粉末包察看並詢問A,A 告知該物係室友C 所有,於是員警乙取得A 同意,進入門雖關閉 但未上鎖的C 房察看,在書桌抽屜中找到多包白色粉末及吸食器 等物。嗣後,員警甲陪同B 就醫,而員警乙留守現場等待C 返 家,待C 返家後,旋即以現行犯逮捕。請問員警甲、乙所為是否 合法?取得的多包白色粉末包、吸食器等物可否作為證據使用? |
#114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刑事法學, | |||
我國國民甲於日本東京犯入室竊盜取得貴重財物後,遭該屋屋主A (亦為我國僑民)發現,甲為滅口遂將A 殺害,並攜帶貴重財物 迅速返回我國。日本警方調查後,依目擊證人乙、丙二人之證言, 鎖定甲為嫌疑人,並將乙、丙的警詢筆錄透過外交途徑交給我國檢 察機關處理。惟乙、丙二人在來臺作證前,皆因感染Covid-19 而 身亡,我國法院可否逕依乙、丙的警詢筆錄判決甲有罪? |
#114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刑事法學, | |||
員警甲某日上午8 時至10 時許間,負責駕駛警備車搭載警員乙執 行巡邏勤務,於同日9 時40 分許沿A 地方向行駛,行經某巷口附 近時,見丙駕駛之自用小客車違停於道路上,且經以警用電腦查詢 該車車主丙係竊盜治安顧慮人口,復形跡可疑,遂經二次迴轉並橫 停在本案自用小客車前旁欲對之攔查,詎丙見狀即駕車沿A 地方 向逃逸,過程中並與本案警備車有所擦撞,員警甲主觀上認丙為妨 害公務之現行犯,遂啟用警示燈及警鳴器沿同方向駕駛欲逮捕丙, 嗣於同日9 時43 分許行經B 路C 巷路口時,其當時行向交通號 誌為紅燈,而與自B 路C 巷路口騎乘機車駛出之被害人丁女發生 碰撞,使被害人受有頭部創傷併腦出血及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底 骨骨折、右肺挫傷、兩側硬腦膜下積水、頸動脈海綿竇廔管之傷 勢,經接受復健藥物治療後,仍有嚴重減損語能、肢能及意識障礙 等現象。試論述本案員警甲之可罰性為何? |
#114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刑事法學, | |||
員警甲任職於某分局擔任警員,執行勤務時擅自外出逃勤,並仍以 該等時數虛偽報請超勤加班費共計新臺幣(以下同)975 元;又利 用其執行勤務可取用巡邏車鑰匙之機會,駕駛該巡邏車載送友人至 某處後,再駕車返回勤務處所,駕車耗取之油料費共計104 元。試 論述員警甲之可罰性為何? |
#114年,#警大研究所,#警察政策研究所,#行政法, | |||
關於行政法上資訊公開制度,請就《行政程序法》與《政府資訊公 開法》二者之1.規範目的、2.申請公開之要件、3.不服機關拒絕公 開之救濟等三面向,分析比較二法不同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