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四等考試,#警察人員四等考試,#消防警察人員,#中華民國憲法與消防警察專業英文, | |||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against fires? |
#112年,#四等考試,#警察人員四等考試,#消防警察人員,#中華民國憲法與消防警察專業英文, | |||
Which word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lessen’ in the sentence “People have tried different ways to lessen the damage fires can do”?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某黑道份子甲持衝鋒槍至當鋪開槍示威,警察獲報前往取締並於現場警 告甲將衝鋒槍放下,甲拒不從。試述警察人員於執行上述職務時,在何 種情況下,警察人員得逕行開槍射擊?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為避免警察權力過於集中,而有過度干預人民基本權之虞,因此警察法 學中發展出所謂的「警察補充性原則」。試述此原則之意義內涵以及在警 察職權行使法中之具體規定為何?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警械使用條例第 4 條第 1 項規定:「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遇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使用警刀或槍械:……」,所稱「警察人員」,係指: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依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之規定,有關警察人員之任官,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初任警佐警察官,其年齡不得超過 40 歲 |
B |
現年 52 歲之警正警察官,於升官等訓練合格後,可陞任警監警察官 |
C |
於任警察官後發現其於任用時,曾經臺灣警察專科學校開除學籍者,應撤銷其任用 |
D |
職務等階最高列警正四階以上之警察官,應經警察大學或警官學校畢業或訓練合格始得任用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張三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而被裁處罰鍰確定。下列有關該罰鍰之強制執行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為辦理執行事件,行政執行分署得通知義務人到場為必要之陳述 |
B |
若張三於執行過程中死亡,因主體不存在,故不得逕對其遺產強制執行 |
C |
行政執行分署命令張三報告財產狀況卻拒為報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拘提之 |
D |
警察機關移送強制執行時,必須檢附義務人之財產目錄,否則行政執行分署不得進行執行程序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A 分局與 B 分局對於某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案件均認為無管轄權而發生爭議,此時究應如何處理? |
A |
如 A 分局受理在先,由 A 分局管轄 |
B |
由 A 分局與 B 分局協議定之 |
C |
由 A 分局與 B 分局之各該上級警察機關協議定之 |
D |
由 A 分局與 B 分局之共同直接上級警察機關指定管轄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處理辦法之規定,下列有關處分書內容更正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處分書主文之內容,如有誤寫、誤算之顯然錯誤者,原處分之警察機關應更正之 |
B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事實之認定有顯然錯誤者,原處分之警察機關應更正之 |
C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事實評價存有瑕疵者,原處分之警察機關應更正之 |
D |
原處分之警察機關對於處分書之內容為更正後,應製作表示更正意旨之通知送達受處分人 |
#112年,#四等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概要(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
張三於 112 年 1 月 5 日在縣政府大廳內對前來洽公民眾兜售物品,不聽禁止,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6 條規定:「於政府機關或其他辦公處所,任意喧嘩或兜售物品,不聽禁止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下罰鍰或申誡。」而被警察機關處分新臺幣一千元罰鍰確定,但迄未執行;又於 112年 3 月 25 日前來兜售物品,亦不聽禁止,縣府人員只好再報警處理。請問:對於後一行為,警察機關應如何處罰? |
A |
依該法第 26 條之「再犯」規定加重處罰 |
B |
依該法第 24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以一行為論,並加重處罰 |
C |
依該法第 86 條規定,處罰鍰外,併處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 |
D |
依該法第 86 條規定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