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觀察屍體外部變化可推斷死亡時間的方法中,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現場勘察應遵循之步驟,下列何者錯誤? |
A |
從戶外逐步勘察至戶內現場中心 |
B |
由近而遠,以現場為中心,向外延伸,由點而線,由平面至立體 |
C |
由天花板開始勘察,依次是牆壁、窗、門,而後及於地面 |
D |
由明顯者先行勘察,再逐步搜查潛伏之跡證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訂頒之警察偵查犯罪手冊之規定,有關司法警察人員現場封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實施犯罪調查,必要時得封鎖犯罪現場,並為即時之勘驗 |
B |
實施犯罪現場封鎖時,應派員於封鎖線外警戒,非經現場指揮官同意,任何人不得進入 |
C |
實施犯罪現場封鎖時,現場警戒人員,應觀察圍觀群眾之可疑動靜,蒐集有利破案之情報線索,必要時得以錄影方式為之 |
D |
犯罪現場封鎖範圍及層數,原則上以三道(層)封鎖線為準,但應視現場環境及事實需要而定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關於案情研判,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應以調查、訪問、觀察、搜索及現場勘察等資料為依據 |
B |
應先找出問題或爭議點,假設各種狀況,尋求合理、正確的答案 |
C |
案件性質的研判如果錯誤,一切偵查行動將落空 |
D |
旨在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成因、類型及模式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偵訊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製作筆錄,以脅迫、利誘、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詢問,最為有效 |
B |
偵訊室內部裝設應力求簡樸,除了必須用品外,玻璃杯、煙灰缸、大頭針或其他危險物均不得放置 |
C |
筆錄製作完成後,重新詢問並要求受詢問人照筆錄朗讀再予以錄音 |
D |
筆錄製作完成後,擺在辦公桌上任由同事或記者翻閱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逮捕拘提人犯戒護注意事項,下列何者錯誤? |
A |
現行犯必要時一定要上戒具,最好設鐵欄杆銬住,亦可銬住椅子,以防偷襲或偷逃 |
B |
人犯上廁所戒護時要盯著看,保持在目視範圍內,不要有不好意思看之心態 |
C |
重刑犯一律戴上安全帽以防止其有自殺之行為 |
D |
長途押解人犯在車內以反銬為宜,防範人犯勒住駕駛頸部,趁機脫逃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現場勘察與搜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現場勘察與搜尋係針對有形、可用肉眼觀察的,不包括無形的、潛在的、肉眼看不見的跡證 |
B |
戶外犯罪現場比戶內更易於受到污染,所以必須掌握蒐證時效 |
C |
戶外犯罪現場勘察應儘量避免於夜間進行 |
D |
現場的搜尋可彈性施以兩種以上之搜尋方式,也要兼顧視線高度之搜尋,物證或許位於頭部以上的位置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關於「地緣剖繪技術」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地緣剖繪技術主要用來預測犯罪者可能的住處和再次犯罪的地區,前者有助於犯罪偵查,後者有助於犯罪預防 |
B |
本項技術適用於連續性的犯罪,例如性侵害、縱火和爆炸事件,再結合資料庫偵查技術過濾清查,進而鎖定犯嫌 |
C |
地緣剖繪除對靜態的犯罪時間、地點進行統計分析外,如能結合犯罪者的心理剖繪,將會使結果更加正確 |
D |
犯罪者以住家為中心向外擴散犯罪,距離住家愈遠,犯罪案件數愈多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關於合法通訊監察之聲請作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偵查人員為偵辦通訊保障法案件經所屬機關首長核准後,逕向法院聲請通訊監察書 |
B |
法院核准後,由執行人員持通訊監察書及登記表,至各警察局刑警大隊通訊監察組投單 |
C |
通訊監察組審核確認符合後,透過「投單作業管理系統」上傳通訊監察書至刑事警察局通訊監察科(或調查局) |
D |
刑事警察局(或調查局)審核確認通訊監察書核准之監察門號無誤後,始設定上線監察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GPS衛星定位與追蹤器運用於犯罪偵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將電子追蹤器置於欲追蹤對象的車輛、身上或擄人勒索的交款袋,避免偵查行動曝光,降低人員危險及破案難度 |
B |
船舶追蹤器,漁船出港後通常數日至數週,無從更換電池,多以鋰電池作為電力來源 |
C |
將汽車追蹤發射器安裝於車輛底盤,再撥接追蹤器內行動電話,透過衛星定位系統,將監視狀況顯示電子地圖上 |
D |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如有可能進入並探測他人封閉生活領域事物,或者跟監時日過久,宜由法院授權後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