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為偵辦刑事案件且有需要時,得由檢察官依職權或司法警察官向檢察官聲請同意後,調取通信紀錄。下列所列偵查案類,何者不符合前述規定,而是應經法官核准?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為避免國家安全遭受危害,而有監察通訊,以蒐集外國勢力或境外敵對勢力情報之必要者,綜理國家情報工作機關首長得核發通訊監察書。其通訊監察期間,每次最長期間為何?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實施指認,應依指認人描述之犯罪嫌疑人特徵,安排於外型無重大差異之被指認人,供指認人進行真人選擇式列隊指認。請問前述指認應安排多少名以上被指認人?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現場重建是多元證物共構與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如何將多元證據轉換成系統性、組織性與邏輯性的現場重建元素,則有賴於證物的有效分類與整合。實際案例:一個腳印明顯落在輪胎痕上,則可顯示有某個人在車輛離開後,曾在現場走動。請問,上例可用於建立或有助於建立某一事件或更多事件發生的證據,稱之為: |
A |
接續性證據(Sequential Evidence) |
B |
指引性證據(Directional Evidence) |
C |
行動性證據(Action Evidence) |
D |
結合性證據(Associative Evidence)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依據「刑事鑑識手冊」之規定,關於唾液檢體之採樣,下列何者錯誤? |
A |
有嚼食檳榔或採樣前有進食者,宜請被採樣人漱口後再進行採樣 |
B |
以棉棒擦拭被採樣人口腔二側之黏膜細胞 |
C |
共須採樣二枝棉棒,一枝進行DNA萃取,另一枝備份 |
D |
樣本採集卡風乾後保存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偵辦性侵害案件時,下列何者屬於「不適當」的詢問方法? |
A |
被害人為女性時,原則上指派女性警察同仁詢問 |
B |
詢問被害人及製作筆錄,如非確有必要,應以一次詢畢為原則 |
C |
被害人如為兒童或少年,應使用其能了解之語言,多採用「是/否」的問句,使其能充分了解詢問的目的 |
D |
警察人員於調查兒童及少年遭受性剝削案件時,詢問被害人應通知社工陪同在場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中,下列何者不屬於「兒童或少年性剝削」行為? |
A |
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 |
B |
利用兒童或少年為性交、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 |
C |
散布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 |
D |
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行為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下列關於實施指認犯罪嫌疑人的注意事項,何者錯誤? |
A |
實施指認,應指派案件偵辦人員辦理。但因情況急迫或事實上之原因不能為之,而有全程連續錄音及錄影者,得由非案件偵辦人員辦理 |
B |
指認應於設置單面鏡之偵詢室或適當處所進行,並全程連續錄音及錄影 |
C |
指認前應由指認人先就犯罪嫌疑人特徵進行陳述,並詢問指認人與犯罪嫌疑人之關係及雙方實際接觸之時間地點,以確認指認人對於犯罪嫌疑人之知覺記憶為客觀可信 |
D |
指認前不得向指認人提供任何具暗示或誘導性之指示或資訊,並應告知指認人,犯罪嫌疑人未必存在於被指認人之中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時,因符合「特殊情形」且情況急迫,得執行逕行拘提(或稱為緊急拘提),於執行後,應即報請檢察官簽發拘票。如檢察官不簽發拘票時,應即將被拘提人釋放。下列關於「特殊情形」的敘述,請選出最正確者? |
A |
在執行或在押中之脫逃者 |
B |
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
C |
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
D |
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有關警察偵查犯罪手冊對於受理報案應注意事項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受理言詞告訴或告發時,應即時反應處置,並當場製作筆錄,詳載證據及線索,以利進行偵查 |
B |
不論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告發只需申告犯罪事實,不需知悉犯罪嫌疑人,亦不需請求處罰犯罪嫌疑人 |
C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不論以書面或言詞受理告訴、告發或自首等案件,均應詳予記錄後即報告直屬長官,並注意是否有誣告或謊報等情事 |
D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受理報案,態度應誠懇和藹,不論本轄或他轄案件,應即受理並反應處置,且詳實記錄;非本轄案件,於受理及處置後,應依警察機關受理報案 e 化平臺作業要點相關規定移轉管轄分局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