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宋代司馬光認為科舉考試應考慮各地區的及第人口多寡,主張各路都要有一定的名額,不能被特定地區型新,更不能讓有些地區「全無一人及第」因此宋代確立了各路名額保障的取士制度。而這項以平衡各地人才為主要考量的科舉原則,更一直延續到明清兩朝。請問,有關科員額採取平衡各地人才的作法,與哪一歷史發感息息相關?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這個時期,商人社會勢力提高,也產生正式的商業組織,稱為會館建立會館就是使同鄉在外地做生意有個聚會之所,以便交流商業訊息。對於在外經商的商人而言,也有凝聚同鄉感情、維護彼此經濟利益的功能。?問,上述現象,主要發生於何時?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台北帝國大學調整大學組織,將理農學部,分為理·農兩學部,並增設工學部。同時設置南方人文研究所及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致力於南洋諸地域之政治、經濟、文化及天然資源的調查研究。」根據上文,請判斷台北帝國大學的變動,最可能是因應日本殖民政府的何項規劃?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清代的康熙皇帝說:「承平日久,生齒既繁,縱當大穫之歲,猶虞民食不充。本朝自統一區宇以來,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戶口雖增,而土田並無所增,分一人之產供數家之用,其謀生焉能給足?」上述資料,反映康熙皇帝面對何種課題?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十七世紀一位學者稱?當時某個城市的面貌:「這兒有多不勝數的商店及往來船隻,放眼現今全世界,這城市無疑是最繁忙的地方,這兒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股票交易所。而城市的人們,無疑是全世界最熱衷於經商的人。」請問,這座城市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在某一亂事後,中原漢人政權遭到驅逐,漢人大部分移民來到江南。關於南來移民的數量,學者認為,若以僑州、郡、縣之戶口數當南渡人口之約數,則截至宋世止,南渡人口約九十萬,佔當時全國人口六分之一。請問,此一亂事為何?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某一地圖,標註下列國家:葡萄牙、挪威、比利時、冰島、西德、義大利、丹麥、奧地利、荷蘭、愛爾蘭、瑞典、耳其、希臘、法國、英國。請問,如何解釋這張地圖?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印度史上曾經出現大批人潮遷徒。依據印度官方的人口統計資料,有1000萬人遷徒,其中600萬人移居他國。這樣的遷徒造成許多混亂與騷動。例如有140萬名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集團發生衝突。請問,上述的人潮遷徒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某文人的回憶錄提及:母親接受的教育是「祖國」,並非中國的一部分。鄰國中有兩個中華民國,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敵國」;個是汪精衛領導的「友國」。母親小小年紀就能察覺到,如果「祖國」是人間天堂的話,也只是日本人的天堂日本小孩上的專門學校,有良好的暖氣供應系統,光亮的地板和明?的玻璃窗,而「祖國」當地小孩則擠在破爛的廟宇和私人捐贈的舊房子裡上課。文中的「祖國」為下列何者? |
#110,#警專,#警專乙組,#歷史,#sonkaiyu | |||
某政黨成員評論:「現在似乎成了勞工運動的政黨了!甚至有人以黨的名義在推展勞工運動。這樣到處煽動民眾的階級意識,與黨創立宗旨並不符合」、「一旦本島施行完善的自治制度,則黨將成為權威性的團體,能在本島政治占有重要地位,這是我們的理想。」請問,文中的「政黨」應為下列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