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數學, | |||
設某班10 位同學的國文成績x 與英文成績y,其平均數μx = 65,μy = 70,標準差σx = 10, σy = 5,相 關係數r = 0.8,若班上小祥的國文成績70 分,請利用y 對 x 的最適直線方程式預測小祥的英文成績為何? |
#112年,#警專入學考,#乙組,#第42期,#歷史與地理科, | |||
以下是政治人物在選舉辯論會中所提出的論點∶我相信這個政府是由白人組成的,是永遠為了白人與其後代子孫的利益而組成的,我贊成將公民權侷限於白種人,至於黑鬼、印第安人以及其他劣種族群則不應該賦予其公民權。請問∶這樣的觀點最可能出現在何時? |
#112年,#警專入學考,#乙組,#第42期,#歷史與地理科, | |||
以下是某位學者對戰爭決策的論點∶關於這一決策,存在一些戰略上的正當理由。這場洪水阻止日軍在華北的部隊和長江流域的部隊連成一片,使日軍無法切斷中國軍隊通過武漢的撤退路線。因此,中國軍隊爭取到撤退與在戰區重組的時間,得以繼續抗戰。請問∶這位學者的立場應是偏向哪個政權? |
#112年,#警專入學考,#乙組,#第42期,#歷史與地理科, | |||
某件史事爆發後,美國人的反日情緒深刻,當局下達行政命令,賦予國家「因戰爭需求得以限制某些群體自由」之權,使不少日裔美國人被迫離開家園、放棄財產,受到政府監管。請問∶上述史事應是指何者? |
#112年,#警專入學考,#乙組,#第42期,#歷史與地理科, | |||
七世紀之後,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北部等地語言雖各自不同,但知識階層卻多使用相同文字作為主要的書寫工具。1930 年代因為東亞局勢的變化,日本、臺灣、朝鮮半島、中國東北等地的上層社會逐漸使用共同語言作為溝通工具。請問∶上述七世紀以後相同文字和 1930 年代的共同語言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
A |
「相同文字」、「共同語言」分別是漢字與日語 |
B |
「相同文字」、「共同語言」分別是漢字與漢語 |
C |
「相同文字」、「共同語言」分別是日文與漢語 |
D |
「相同文字」、「共同語言」分別是日文與日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