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33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現代主義文學常運用象徵、暗示、意識流等描述手法,來表現人的主觀成受,諸如失落、孤獨、迷惘、徬徨、荒誕、悲觀等。下列哪些作家的作品被歸類為現代主義文學? |
#103年,#33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請看右表。造成1644至1684年間貿易船數量變少,可能的原因為何? |
#103年,#33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甲)發表白皮書,表示不再插手中國事務(乙)為拉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斷交(丙)將台灣納入防衛體系,大力提供軍事、經濟援助。對於以上二戰後台美關係的敘述,何者正確? |
#103年,#33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右圖為某帝國的疆域圖。下列哪些是當時在帝國內會見到的景觀?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清領初期臺灣的某商業組織,他們大都是從事遠程或批發貿易的同業公會,其名稱由來,學者認為可能是他們貿易地點多非在城鎮,故以交易地為名。另也有認為其名稱應該跟台灣的大宗交易買賣名稱有關。請問上述組織是指何者?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中,記載著吳沙說:「我奉官府的命令來,並為了你們番人的安全著想,並不是貪圖你們的土地。而且我們來這裡開墾駐紮軍隊,也是為了保護你們的性命。」請問應如何解讀上述資料?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媽媽,孵育出羅斯福與史達林兩個小孩。」上述言論出自經濟學者之口,其主要指20世紀初期何種生產方式與經濟政策的出現?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米糖相剋具有社會結構上的意義,因為新式製糖廠幾乎全數控制在三菱與三井等資本家手裡,而稻作主要還是由臺灣的地主階級及土壟間擁有,所以1920年代臺灣農民運動幾乎全數對準糖產部門。」請問上述資料所指社會結構上的問題為何?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12月8日黎明,偷襲者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共擊傷軍艦19艘、飛機200餘架。且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只用3個月時間就摧毀並佔領上述地區,並進攻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戰略島嶼,如關島、俾斯麥群島等地。」請問上述戰役的影響為何?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眾多的男女被迫離開家庭,在貧困與腐臭中結束生命,但即使目睹人類親手所創造的最悲慘的世界景象,仍有人繼續發表這種樂觀言論:『先生啊,看看巨大的齒輪吧!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閱讀上述19世紀的資料,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A |
許多人結束生命 是指法國大革命造成的恐怖統治慘狀 |
B |
悲慘世界指排猶風氣下所造成的集中營屠殺 |
C |
出現樂觀言論是因相信科學會帶來進步 |
D |
整段資料主要表現出對共產主義崛起的厭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