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西元1862年,在倫敦舉行的國際博覽會的某次宴會上,有一人對英國保守黨領袖迪斯雷里說:「我很快就將擔任政府要職了,…一支令人敬畏的軍隊一旦組成,或將抓住最好的藉口對奧宣戰,解散日耳曼議會,壓服小邦,就可實現統一的願望。」迪斯雷里聽了這番話之後,就對別人說:「注意此人!他會說到做到。」試問:「此人」與下列哪一敘述中的人為同一人? |
A |
他曾創立「青年義大利黨」,喚起義人的民族意識 |
B |
他曾率領「紅衫軍」攻下兩西西里王國後,功成身退 |
C |
他提出「大海軍主義」和「世界政策」,使英國深感威脅 |
D |
他以靈活務實的外交手腕,影響了十九世紀後期的歐洲局勢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資料一:「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國人撫養無異。」(朱元璋北伐檄文) |
A |
明朝規定華夏民族必須與胡人為婚,不許漢族自相嫁娶,以加速民族融合 |
B |
明朝仍仿元朝種族歧視政策,規定不許胡漢通婚,違者受罰 |
C |
朱元璋即位前主張華夷一家,即位後則有夷夏之防 |
D |
從資料二可以得知明朝採華夷一家的種族政策,無夷夏之防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第十一世紀時,有一歐洲商隊停泊在一處港口,這裡是當時的政治與商業中心,人口數十萬。他們將商品賣出後,換來一種稱為「諾米士馬」(Nomisma)的金幣,此金幣是當地政府所發行,在地中海一帶和近東的國際市場上信用非凡,直到十一世紀末幾乎不曾貶值。試問:這一商隊停泊的港口為何? |
A |
威尼斯 |
B |
羅馬 |
C |
君士坦丁堡 |
D |
亞歷山卓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段資料記載:「『他們』的建築工程和交通公路,在古代世界享有盛名。『他們』用石頭蓋成廟宇和房屋,沒有使用任何黏著劑,石塊間的接縫卻十分嚴密。……『他們』修建北到哥倫比亞,南到智利的公路網,並在一定的驛站、險要地建古堡、烽火臺等。」請問:『他們』是指誰? |
A |
印加人 |
B |
馬雅人 |
C |
阿茲提克人 |
D |
葡萄牙人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晉室南渡,戶調制度大壞,田租漸次增加,中原百姓南奔者謂之『僑人』,不在所僑居郡縣編籍,當時視為『浮浪人』,自不負擔課役。以後僑人陸續增多,至晉哀帝興寧二年桓溫當國和晉末劉裕主政時,大舉檢閱戶口,令改注所在地的籍貫,以確定其課役,謂之土斷。」試依上文關於東晉末年實施土斷的敘述,判斷下列各選項何者正確?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若將「二次革命」與「護國軍起義」做一比較,下述何者正確?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表為上海人口數量統計表,下列是針對此表做的分析,哪些是合理的?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圖為臺灣稻米的年產量和年出口量圖。圖中在1920~1930年的年產量和出口量均大增,請問其原因為何?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結合了哪幾種制度鞏固臺灣的殖民統治?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下列各項敘述中,哪些敘述是具有民族意識的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