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宗教淵、於古代巫祝的傳統與方術中追求長生的思想,因天災疾疫的流行、社會的動亂頻仍,信徒日眾。後來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也開始編摹經典、強化教義及組織,影響日廣。請問:這是指哪一宗教?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曾有學者指出:「□朝代的士人強調天命,主張『敬天法古』,要以儒家思想改造現實秩序,最後,竟是因此導致這個朝代的結束,此事乃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試問,此□朝代應為何?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醫部》記載:「伊尹佐湯伐祟,放太甲於桐宮,閔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主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今醫言藥性,皆祖伊尹。著有《湯液本草》,今行世。」依據以上所述,下列何者議論為正確? |
A |
這是關於「醫、於聖」的論戰,旨在推翻黃帝、神農淵源之說 |
B |
這是假託附會之說,伊尹不可能有相關醫學知識 |
C |
問題應是出在《古今圖書集成》的編輯,這從「醫部」歸在「藝術典」即可知 |
D |
此書應是關於「食補」的知識,與傳統本草學無關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摩爾(Thomas More,1478-1535),英國律師、作家、政治家,也是引領新思潮的學者。他歷任公職,曾經位居國務大臣(chancellor),任內處死不少異端教徒。他創造「烏托邦」(utopia)一詞且用為書名,敘述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後來,因為他堅決反對英王的政治宗教立場及做法,被斬首處死。以下關於摩爾生平作為和當時歷史景況的敘述,何者正確? |
A |
他的時代正值人文主義興起,致使基督教信仰式微 |
B |
他的宗教信仰應是趨向新教,政治意識則趨向共和 |
C |
他的一生遭遇,顯示專制王權攀升、政教衝突轉劇 |
D |
他著《烏托邦》,是對當時英國社會的描述與肯定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1937年,「南洋華僑籌眼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陳嘉庚被推選為主席,他自己帶頭捐款,還組織各類活動。1939年,南洋華僑就向祖國匯款三億六千萬餘元;1937-1941年的四年半期間,共十捐款約15億元,極力以金錢力量援助國內。請問其援助的對象為何?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第18-19題為題組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第18-19題為題組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美國華盛頓的李氏公所通告其族人:「吾人遠適異鄉,寄人籬下,當念故國垂危,自應同仇敵慨,焉能藉此綺麗春光……醉舞危樓?……特議決,將春宴之資,匯歸東北義勇軍兒,以助軍椅。」此外,三藩市協善堂也取清1932年春宴,「以便搏節各費,為拒日之用」。請問,華僑紛紛取清春宴行動與哪一史事有關?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研院中國經濟史學家全漢昇院士在其一篇論文指出:「除絲、瓷外,近代中國□的對歐輸出貿易,也是荷蘭人首先經營。荷人於1610年最先運□往歐洲,而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669年才首次運□赴英出售。……荷蘭東印度公司每年在巴達維亞購□價值,在十七世紀90年代至1719年,約佔向華、葡商人購貨總值的20%-50%,及1720至1723年,約佔50%以上至90%。……自1739年開始,□成為荷船自東方運返歐洲的價值最大的商品。」請問:□是指哪一項商品?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一篇名為〈論法律〉的文章寫道:「人是如此眾多的各種各樣生命當中唯一獲得一種理性思維的生命,而且其餘生命都是為人所統治。……由於無其他之物比理性更美好,並且由於它存在於人和天神之間,所以人和神的第一份共同財富就是理性。因為正當的理性就是法,所以我們認為人與神共同具有法。共享法的人也必共享正義。」這段話最適合用來描述哪一民族的法律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