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庶民文化中常述說著「岳飛含冤而秦檜是奸臣」的歷史故事,但學者研究指出岳飛「冤死」的關鍵因素,是其違背了當時政府的基本國策。請問:所謂的「基本國策」是指以下何者? |
A |
士族政治 |
B |
強幹弱枝 |
C |
族群融合 |
D |
漢賊不兩立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一本中國通史指出,某一制度的特色有二:一是分封子弟與親戚,在緊要的地方築城防守,以建立龐大的政治控制網絡;另一則是籠絡不同族群,尋求合作。請問:此一制度應是以下何者? |
A |
西周的封建 |
B |
秦漢的郡縣 |
C |
隋唐的府兵 |
D |
滿清的八旗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從太平道、五斗米道到葛洪、寇謙之等人的作為與主張,可以看出早期道教發展的哪一特色? |
A |
民間巫術的盛行 |
B |
外來與本土宗教的衝突 |
C |
道教的逐漸士族化 |
D |
政府的積極提倡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研究論文的關鍵字為:農民、教案、巫術、帝國主義等。請問:該論文的研究主題最有可能與以下何者有關? |
A |
鴉片戰爭 |
B |
太平天國 |
C |
義和團 |
D |
辛亥革命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學者分析某一朝代衰亡的因素,指出: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不斷爭戰,使運河的修濬與維護大不如前,甚至阻斷運河的交通。最後,運河水道被破壞、都城供應被切斷、政府財政破產,終至無法挽回國勢而滅亡。請問:上述朝代應是以下何者? |
A |
隋朝 |
B |
唐朝 |
C |
宋朝 |
D |
明朝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學者評論某一制度時說:「這是一個聯繫中國政府與廣大知識群眾之間的大動脈,許多的中下地主階層都透過此一管道而成為士紳、官僚。」請問:此一制度應是指下列何者? |
A |
宗族組織 |
B |
科舉制度 |
C |
皇帝制度 |
D |
選舉制度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史上某一時期,由於揚州距離國都較近,政府於此地佈置重軍以備強敵,士兵則以南下逃難的流民為主體。由於流民驍勇善戰,自平定荊州兵亂之後,有百戰百勝之名。請問:此一時期最可能是何者? |
A |
三國時期 |
B |
東晉時期 |
C |
南宋初期 |
D |
元明之際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某一朝代的兵役制度是在各地設置軍府以負責徵兵、訓練,但因軍府的設置主要分布在國都附近,於是時人以「舉天下不敵關中」來評論之。請問:此一朝代最可能是何者? |
A |
西漢 |
B |
唐朝 |
C |
宋朝 |
D |
清朝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歷代的稅制雖有所變革,但田賦與人口稅一直是歷代政府最主要的收入。然而,中國史上的一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導致政府原有收入不足以應付軍費的支出,地方官轉向商人增稅。請問:這項稅收的方法為何? |
A |
青苗法 |
B |
租庸調制 |
C |
一條鞭法 |
D |
釐金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以下是某一份報紙的報導:「各位國民,一份重要的歷史文件已在凡爾賽宮正式簽署了,一份將所有戰爭責任都加諸於我國,並在未來會深深傷害我們國家的歷史性文件就在昨日生效了,請大家記住這一個日子。」請問:這份報紙可能發行於何時何地? |
A |
1815 年,巴黎 |
B |
1848 年,維也納 |
C |
1900 年,北京 |
D |
1919 年,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