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孔子要人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這樣的精神,孔子稱之為何? |
A |
仁 |
B |
義 |
C |
恥 |
D |
廉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秦漢時期,地方郡縣長官是如何產生的? |
A |
貴族世襲 |
B |
人民推選 |
C |
禪讓產生 |
D |
朝廷分派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列有關游牧民族的敘述,何者正確? |
A |
游牧民族對於天災人禍的承受能力,較農業民族薄弱 |
B |
長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均為同一種族 |
C |
游牧民族以牲畜為生,沒有農業或手工業 |
D |
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因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沒有什麼往來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北魏孝文帝開始實施「均田制」,每一丁男授田四十畝,婦女二十畝。此一制度施行,所需要的關鍵條件為何? |
A |
財源充足 |
B |
土地廣大 |
C |
人口稀少 |
D |
戶口正確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南北朝時期,佛教塑像往往是額寬鼻隆,頭髮捲曲成波浪狀,上身袒露。唐以後的佛像,則面相豐滿,鼻梁降低,臉部線條趨向柔和,身著圓口衲衣。佛像風格發生如此轉變,其背後意涵為何? |
A |
經濟條件的改善 |
B |
中國文化的轉化 |
C |
崇拜偶像的移轉 |
D |
審美觀念的改變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蒙元」與「滿清」同以邊疆民族入主中原,但元朝僅90年即滅亡,清朝國祚則長達268年,下列何者為重要原因? |
A |
元朝採取種族歧視政策,漢人、南人受到不平等待遇,清朝則對漢人不加壓制 |
B |
元朝蒙古人與漢人、南人不相婚嫁,清朝則鼓勵滿漢通婚,以消除種族隔閡 |
C |
元朝皇位繼承,因未立太子,導致政局混亂,清朝則建立完善的儲君制度,奠定穩固的統治基礎 |
D |
元朝士人缺乏正常的入仕管道,而清初以來,士人已多由科舉而參政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魏晉南北朝社會精緻文化的發展,主要是依靠何者的力量? |
A |
統治君王 |
B |
王公貴族 |
C |
世家大族 |
D |
富商大賈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項法令規定:禁止隴西李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等當今政治上顯赫的家族,彼此之間通婚。請問:該法令頒佈的時間,最可能出現在哪一時代? |
A |
漢代 |
B |
晉代 |
C |
唐代 |
D |
宋代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鄭和下西洋是近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試問:今年是鄭和下西洋多少週年紀念? |
A |
二百週年 |
B |
四百週年 |
C |
六百週年 |
D |
八百週年 |
#94年,#2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晚清時期在列強要脅下,終於迫使中國接納各國公使駐京,此舉對於中國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中國喪失獨立的國格 |
B |
增加華洋在中國境內的衝突 |
C |
造成晚清的新舊黨爭 |
D |
中國從此可以務實地處理國際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