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臺灣農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為了配合內、外在環境的轉變,提倡園藝作物專作、水田轉作、發展精緻農業等政策。其中「水田轉作」政策,可能對臺灣環境造成何種影響? |
A |
土壤鹽化程度增強 |
B |
地表植被覆蓋增多 |
C |
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
D |
地下水補注量減少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中國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全線通車。該鐵路建設期間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請問下列哪一營力作用最「不可能」出現在青藏鐵路沿線? |
A |
斷層作用 |
B |
崩壞作用 |
C |
崩解作用 |
D |
溶蝕作用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近年來,一些國家開發生質能源以替代化石燃料。其中「美國」與「巴西」,分別以哪種作物作為產製生質能源的主要原料? |
A |
玉米、甘蔗 |
B |
甘蔗、大豆 |
C |
大豆、小麥 |
D |
小麥、玉米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指出,近年來,受氣候變遷、全球化、國際貿易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傳染疾病如西尼羅熱、黃熱病、登革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傳染範圍有逐漸向外擴散的趨勢。此趨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
A |
從溫帶地區向寒帶地區擴散 |
B |
從熱帶地區向溫帶地區擴散 |
C |
從溫帶地區向熱帶地區擴散 |
D |
從寒帶地區向溫帶地區擴散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台灣為因應社會和環境的快速變化,規劃「西部創新發展軸」、「中央山脈保育軸」、「東部優質生活產業軸」、「海洋環帶」、「離島生態觀光區」等軸帶的國土計畫,作為未來的發展架構。「以生態保育和維護原住民文化為主要構想,優先將海拔1500公尺以上地區納入,建立生態廊道」是哪個軸帶發展的目標? |
A |
西部創新發展軸 |
B |
離島生態觀光區 |
C |
中央山脈保育軸 |
D |
東部優質生活產業軸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表(三)為某都市中四個不同分區的容積率與建蔽率規範,請問在建蔽率和容積率達到最高的前提之下,哪一區域能蓋出最高樓?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有關圖(五)投影方式之敘述,何者正確?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若依據時區劃分的一般原則判斷,下列哪一組之兩地所在時間相同?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臺灣各地常利用自然地形為當地命名,下列何項地名與地形的配對正確: |
#104年,#3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運輸革新所造成的時空壓縮現象,會對農業活動產生哪些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