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下表為2016年各國人均生態負載力、人口總數和2019年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統計資料,請問影響生態負載力數值大小最主要原因為何?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唐詩中「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詩句,表示地表景觀哪一種外營力地形作用最明顯?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馬利、尼日、查德、塞内加爾和布吉納法索等非洲國家,以棉花、花生等經濟作物的出口為主要外匯來源。長期以來,經濟作物出口價格變動不大,但是進口糧食、工業產品卻愈來愈多,價格也節節高漲。為了平衡貿易赤字,這些國家以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主要政策,以致傳統農業土地利用改變。請問根據種植作物特性,這五個國家主要氣候類型?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承上題,該五國以經濟作物的產品出口創造外匯,利用外匯進口糧食作物和工業產品的現象,最適合用下列哪個概念?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社子島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交會出一片沙洲,因位於臺北市洪患區而限建40年,目前為臺北市最受矚目的都市開發案,市府採用iVoting規劃為生態社子島。過去社子島因地利之便,成為臺北市最重要的農業專業區,但近年來,大片農田已被一些大型量販店的物流倉庫所取代。在農業區位理論中「農業活動的集約度會受到距離市場遠近所影響」,請問早期社子地區所提供的最主要農產品可能是哪一項?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早期淡水河和基隆河兩岸低濕的沼澤、沙洲大面積種植稻米、蔬菜、花卉,自從臺灣進入工業化後,種植面積逐年縮減、消失,農地轉變為住宅和工業區,原本蔬菜、花卉轉移到彰化、雲林一帶,臺灣蔬菜農業區位改變最可能的主要因素為何?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右圖是臺灣三級產業就業人口百分比的變化圈,請問臺灣哪一年進入工業化時代?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綠色革命」是指1960年代,農業專家到印度旁遮普省解決乾旱造成的糧食歉收、饑荒問題,利用新的耐旱品種,改善灌溉、施灑化肥,採用農藥防治病蟲害等方法,達到糧食增產的目的,解決糧食問題後,綠色革命也對印度社會結構產生不好的影響,最可能為何?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英國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被譽為「世界工廠」,英國當時產業蓬勃發展與國内那些區位優勢有關? |
#109年,#39期,#地理,#乙組,#警專, | |||
2016年強烈的聖嬰現象,造成許多熱帶國家的降雨量大幅減少20%~30%,造成印尼、馬來西且等國的重要經濟作物歉收,導致該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持續上漲。請問文中所指的經濟作物,其產品流向圖的型態,應為下列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