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文中子貢的說法,符合下列何者? |
A |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B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C |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
D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代表求學歷程有三種不同境界,下列選項屬最高境界的是: |
A |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 |
B |
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
C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D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蘇軾〈超然臺記〉)下列選項何者較接近本文主旨: |
A |
是福是禍,非關人力 |
B |
可喜可悲,有時而盡 |
C |
是美是惡,端看抉擇 |
D |
擺脫羈絆,不役於物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上文「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意謂老人能: |
A |
分擔經濟 |
B |
得到奉養 |
C |
不辭勞苦 |
D |
身體健康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史記.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見父於河洛之間。」根據上文,下列關於司馬遷的經歷,何者正確? |
A |
司馬遷曾經搬家到龍門,並且在黃河南邊從事耕作 |
B |
司馬遷前往昆明那年,漢朝天子開始分封諸侯爵位 |
C |
司馬遷透過閱讀、旅遊與出使經歷,養成自身的能力 |
D |
司馬遷遊歷、出使多處後,因為被迫留滯在周南,憤恨不平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史記.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根據上文,「不賤」意為: |
A |
見解高明 |
B |
地位崇高 |
C |
評價不低 |
D |
富擬侯王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承上題,周公之意在於告戒伯禽要: |
A |
虛位讓賢 |
B |
謙虛勤勉 |
C |
精益求精 |
D |
小心謹慎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幽齋但有隙地,即宜種蕉。蕉能韻人而免於俗,與竹同功,王子猷偏厚此君,未免掛一漏一。蕉之易栽,十倍於竹,一、二月即可成陰,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畫圖,且能使臺榭軒窗,盡染碧色,綠天之號,洵不誣也。竹可鐫詩,蕉可作字,皆文士近身之簡牘,乃竹上止可一書,不能削去再刻,蕉葉則隨書隨換,可以日變數題,尚有時不煩自洗,雨師代拭者,此天授名箋,不當供懷素一人之用。予有題蕉絕句云:「萬花題徧示無私,費盡春來筆墨資,獨喜芭蕉容我儉,自舒晴葉待題詩。」此芭蕉實錄也。根據本文,王子猷偏愛何種植物? |
A |
芭蕉 |
B |
荷花 |
C |
竹子 |
D |
柳葉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承上題,作者認為芭蕉比竹子更為實用,主要是因為: |
A |
可做芭蕉扇 |
B |
可重複書寫 |
C |
葉大可遮陰 |
D |
便宜又耐用 |
#105年,#初等特考,#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電子工程,#國文, | |||
唐代「諍臣」魏徵作〈諫太宗十思疏〉,勸唐太宗當居安思危,厚積德義,勿因帝業已成而怠忽。若以今日公文來看,較接近下列那一類? |
A |
令 |
B |
呈 |
C |
咨 |
D |
函 |